选地整地
1.选地:板蓝根是深根植物,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种植。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宜,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
2.整地:在播种前,将土地深翻30-40厘米,结合整地施入基肥,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20千克。然后将土地耙细整平,做成宽1.2-1.5米的高畦,畦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
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较高,一般在80%以上。种子应选择无病虫害、饱满、色泽鲜艳的当年新种。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播种前,将种子用温水浸泡4-6小时,捞出后晾干表面水分。然后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25厘米开浅沟,沟深2-3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2厘米,轻轻镇压。每亩用种量为1.5-2千克。
2.扦插繁殖:在6-7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板蓝根植株,剪取其半木质化的枝条,长度为10-15厘米,去掉下部叶片,保留上部2-3片叶子。将枝条下端剪成斜面,插入事先准备好的扦插基质中,基质可选用蛭石、珍珠岩或河沙等。扦插后,保持基质湿润,温度控制在20-25℃,一般15-20天即可生根。
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当板蓝根幼苗长到5-6厘米高时,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和过密苗,保持株距5-7厘米。当幼苗长到10-12厘米高时,进行定苗,按照株距10-15厘米留苗。
2.中耕除草:在板蓝根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一般在幼苗期进行浅耕,中耕深度为3-5厘米;在封行前进行深耕,中耕深度为5-7厘米。
3.施肥浇水:板蓝根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在定苗后,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促进植株生长。在生长中后期,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可适当追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和产量。同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4.病虫害防治:板蓝根的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根腐病、蚜虫、菜青虫等。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农业防治方面,要合理轮作、选用无病虫害的种子和种苗、加强田间管理等。在化学防治方面,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例如,霜霉病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可选用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根腐病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防治;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采收加工
1.采收:板蓝根一般在种植后的第二年春季或秋季进行采收。当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叶片开始枯黄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用镰刀将植株地上部分割下,留下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