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雨林归雁

雨林归雁

长官部外的天空依旧阴沉沉的,

厚重的乌云仿佛被黏在了天际,

久久不散。

古之月大步流星地走着,

他那双黑色的皮靴无情地践踏着廊板上的积水,

溅起一串串水花。

远远地,

古之月就看到三排的老兵马全有正斜靠在廊柱上,

微闭着双眼,

似乎正在打盹。

他的钢盔有些歪斜,

露出了鬓角处那一缕新添的白发,

那是在伊洛瓦底江战役中被弹片擦伤的痕迹。

古之月见状,眉头微皱,

手中的马鞭高高举起,

眼看就要落在马全有的身上。

然而,就在马鞭即将落下的一刹那,

徐天亮那带着浓浓金陵口音的话语突然从拐角处飘了过来:

“连长,弟兄们刚刚才换完岗,

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过眼啦!”

古之月的苏北口音与马鞭的破空声交织在一起,

如同一阵疾风骤雨。

但当他的目光落在马全有草鞋里露出的脚趾时,

手中的马鞭却突然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

硬生生地停在了半空中。

马全有,这个曾经在仁安羌战役中背着伤员狂奔十里的老兵,

此刻他的脚踝上还缠着用英军绷带改制的护腕,

绷带的边缘绣着残缺不全的米字旗,

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徐天亮见状,连忙快步上前,

蹲下身子帮马全有系好鞋带,

他的金陵话此时变得格外温柔,

就像一块被水浸湿的棉花:

“咱连最近刚补充了六十多个新兵,

都是从野人山爬出来的兄弟啊,

他们的腿肚子到现在还在打颤呢。”

他缓缓地抬起头,

目光凝视着古之月,

眼中流露出一丝惊讶。

他注意到连长的军装上,

竟然还沾染着三天前搬运补给时的罐头油渍,

那油渍仿佛在诉说着连长的忙碌与艰辛。

古之月手中紧握着马鞭,

面色凝重,他的目光如同燃烧的火焰,

直直地盯着眼前的人。

突然,他猛地挥动马鞭,

马鞭狠狠地砸在廊柱上,

发出清脆的响声,

惊得梁上的雨燕惊慌失措地飞走了。

"纪律是钢,

可钢也得先回炉淬火不是?"

古之月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松松垮垮的部队能打硬仗吗?"

他的质问如同一把利剑,直刺人心。

他的手指向操场,

那里有几个新兵正用刺刀挑着英军丢弃的罐头盒,

当作饭盒使用。

这些新兵们的动作显得有些笨拙,

与他们身上那身略显破旧的军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年在海州受训的时候,

王班长就说过,

军容是士气的镜子!"

古之月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似乎在回忆着那段艰苦的训练时光,

"我们的军容如此不堪,

怎么能让士兵们有高昂的士气去面对敌人呢?"

然而,徐天亮却突然站了起来,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少见的激动。

"可咱们现在照的是雨林里的水洼!"

他的话语如同一道闪电,

划破了沉重的氛围,

"那些新兵蛋子,

在野人山吃树皮时都没哭,

可看见英军的白面包却掉眼泪了!

他们需要的不是马鞭,

而是能让身子暖过来的火!"

就在这时,史迪威将军的吉普车恰好碾过积水,

溅起一片水花。

车轮的轰鸣声和水花的飞溅声交织在一起,

仿佛在为这场激烈的争论增添了一抹戏剧性的色彩。

美国将军的卡其色风衣下摆沾满了红土,

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然而,当他下车时,

他却毫不犹豫地向正在打盹的马全有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将军的中文带着浓重的密苏里口音,

听起来有些生硬,

但他的话语却比雨水还要温热:

“两位,我年轻时在菲律宾也带过刚打完败仗的兵。”

他的目光落在古之月的马鞭上,

继续说道,

“纪律是骨头,

可骨头缝里得有血有肉。”

古之月注意到将军的墨镜后隐藏着丝丝血丝,

显然他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了。

不仅如此,将军的右手小指竟然少了半截,

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炮弹片削掉的,

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

史迪威突然用食指轻轻敲了敲自己的太阳穴,

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说道:

“孙将军说,

你们在雨林里靠野芭蕉和勇气行军三百里。”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这些士兵的钦佩之情。

然后,史迪威将目光转向徐天亮,

微笑着问道:

“我的孩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就是那个用缴获的日军清酒给伤员擦伤口的排长?”

徐天亮立刻挺直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