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强灌下今晚第三杯咖啡,监控屏幕上代表服务器负载的曲线正在缓慢爬升。23:17分,"元宇宙"同时在线人数突破8万,创下国内网游新纪录。
"B3区服务器群又报警了,"同事喊道,"要不要启动限流?"
赵志强调出卓西度上周亲自设计的分布式调度方案:"不,把杭州机房的备用计算节点加进来。"
他想起那天卓总说的话:"玩家体验是第一位的,不要用限流这种粗暴手段。"为此公司额外投入了2000万服务器硬件。
凌晨三点,当在线人数回落到5万以下时,赵志强收到一条系统消息:【用户"山猫"所属"河畔部落"与"烈日联盟"爆发首次百人规模冲突,数据已收录至社交行为分析库】。
他并不知道,这些数据最终会送到卓西度办公室,成为构建虚拟社会模型的重要素材。
1997年12月24日 北京某大学宿舍
李明现在每天固定在线6小时。他的"山猫"角色已是"河畔部落"的三位长老之一,负责管理部落的粮食分配。这个由300多名真实玩家组成的虚拟社群,竟然自发形成了简单的等级制度和分工体系。
"明天我们要和'黑石氏族'谈判,"游戏里的大熊发来消息,"他们控制了北部的燧石矿,我们得想办法交易。"
李明翻开自己用笔记本记录的"部落物资清单":干肉储备520单位,石斧47把,兽皮帐篷12顶...这些数字在他脑中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责任感。
宿舍突然断电,李明懊恼地拍桌。黑暗中,他惊觉自己竟然为虚拟世界的得失如此投入。更可怕的是,他明天早上有期末考试,而笔记上一个字都没看。
1998年1月1日 上海卓氏集团总部
卓西度浏览着年度报告:"元宇宙"注册用户突破150万,月活跃度62%,平均在线时长3.7小时。最令他注意的是,玩家间自发交易量达到日均50万次,已经出现了全职打金工作室。
"林总监,"他对财务总监林小芸说,"是时候推出官方兑换系统了。按100石币兑1元人民币的汇率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