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科考盛事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1293 字 16天前

李世民在宴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诸位学子,你们乃大唐之希望,国家之栋梁。今日之科举,乃为选拔贤能,为我大唐之昌盛添砖加瓦。望尔等日后能秉持忠义之心,努力学习,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子们听了李世民的话,心中满是感动和振奋。他们纷纷站起身来,拱手齐声说道:“陛下圣明,吾等定当竭尽全力,为大唐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世民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学子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转头对李承乾说道:“承乾啊,此次科举筹备,你做得很好。这些学子们日后必将成为大唐的栋梁之材。”

李承乾谦逊地说道:“父皇过奖了,儿臣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这都是房大人、魏征大人、长孙无忌大人等诸位大臣齐心协力的功劳。”

房玄龄连忙拱手道:“陛下,太子殿下谦虚了。此次科举筹备,太子殿下尽心尽力,臣等只是从旁协助而已。”

魏征也说道:“陛下,此次科举公正严明,为大唐选拔出了众多贤才,实乃大唐之幸。”

长孙无忌附和道:“正是,这也彰显了我大唐对人才的重视。”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好,你们都是大唐的功臣。朕希望你们能继续为大唐的繁荣而努力。”

宴会结束后,那些被录取的学子们满怀憧憬地离开了皇宫。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迈向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而李承乾和房玄龄却没有丝毫松懈。他们明白,科举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要为这些学子们安排合适的官职,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大唐的繁荣贡献力量。

李承乾找到房玄龄,说道:“房大人,如今这些学子们已经被录取,我们该如何为他们安排官职呢?”

房玄龄思索了片刻,说道:“殿下,臣以为可以根据他们在考试中的表现和特长来安排官职。比如,那些在策论中表现出色,思维敏捷,见解独到的学子,可以安排到中书省等重要部门,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为大唐的发展出谋划策;而那些在经史子集方面有深厚造诣,学识渊博的学子,可以安排到国子监等学府,担任教授之职,传承知识,培养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