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行和程星临在每个基础公式下都整理了他能找到的,用不同方式应用这个公式的例题。
每种方式两三道,程星临做完再总结一下,基本上会怎么考的套路已经了然于心。
这个时间一般就也要占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
“其实只要这两个板块做好了,数学至少就是110到120了。”简行对程星临说,“但是我觉得,有时间,我们还是可以练习一下拔高题。”
拔高题是两种。
第一种是一个知识点的深度运用,比如说,这道大题考的是解三角形。
于是既要用到正弦定理,又要用到三角形面基公式。
这种应用只要基础题做得好,一般也不会有问题,单独练一两道熟悉出题模式就行了。
而另一种题,就是传说中的压轴,需要跨板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
比如说,又要用到几何,又要用到函数去解。
其实,十五天想要突破这个板块,确实是非常难的。
但是程星临占了一个巨大的优势——他才高一。
高一还没有涉及选修范围,两个压轴题经常出没的范围——圆锥曲线和导数,都还没有教。
所以,压轴范围很窄。
如果考试变态一点,压轴题可能就是不等式加数列。
不那么变态有可能就是立体几何。
不等式加数列是竞赛的常考。
而竞赛常考……
那就更是简行的领域了。
简行干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竞赛里面有的解题方法,以一种非常有技巧的手段教给程星临了,让他拿到题能有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