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三门 有更新 2546 字 2022-09-14

我们离开了珠海。柏潜带着两手都拎不完的礼物,和柏庭一起回了圣彼得堡过除夕。

母亲在门口接到他时,眼底活跃着不该是这个年纪的欢喜,“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她说了两遍,也不嫌自己表现地太过熟络,又去厨房添了几个柏潜爱吃的菜。

柏潜连喊了好几声“母亲不要忙碌”,还是消减不了主宅的热闹。

除夕夜那天,柏潜跪在沙发上给母亲戴上了一对珍珠耳坠。他红着耳根郑重其事:“这是我在老家海边捡来自己磨的,不贵重,当时做样式的时候就怕母亲不喜欢,好在母亲戴起来还是雍雅非常,也算没白做了。”然后给父亲送了一块据说是非常难得的茶饼。到底是什么茶饼,我一直不知道,只记得父亲那晚呷了一口,开怀了好几天。父亲又没有世家的气度,一点茶末儿都没分给我。

这一年是主宅里过得最有年味的一次除夕,也是柏潜人生里经历的最后一次春节。

那时主宅上下都收到了他精心准备的礼物,只有我什么都没有。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我们各自回到卧室洗漱,我向柏潜讨要礼物,柏潜吐完最后一口漱口水,对着我犹豫了半晌,然后认真地说:“那我原谅你啦。”

我记得很清楚,就是这六个字的礼物。是“啦”不是“了”,他说得很轻,很温柔,好像他从来没有生过我的气,闹了那么久别扭的人也不是他。

我那时对这份礼物沾沾自喜,求之不得。

次日,我们又回归成了往昔毫无芥蒂的模式。

很甜蜜很甜蜜,以至于哄得我对周遭的一切,都没有了应有的警觉。

2037年2月21日奥斯卡颁奖典礼,柏潜于民声所向之中以中国籍夺得这一届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这一次,时隔十六年,我与他同台。在人声鼎沸之中,接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外语片三座奖杯,我站在他的身侧,泪如雨下,我说:“华语电影一直都有世界忽视的地方,就是它的生命力。中国人讲究传承,信任血脉,全球数亿的人口中,你总能听到一个中国人在呼吸。呼吸意味活着,就像华语电影,一直活跃在全球的各个媒介。你可以忽视它传播的文化一次,不可能忽视一辈子。华语电影,一直都有希望!”

我的目光落在正对着舞台的几台转播屏,坚定而温柔:“比如我,就带着我的主角来了。”

颁奖典礼结束之时,电影《罪臣》以大数据扫荡网络。一部斩获奥斯卡五大奖项的华语电影,在影坛封神二十年。

二十年后,接过这一棒的人,同为改回中国国籍的连酌。

仿佛为了印证我所说,华语电影的生命力,最终撑起连酌此生剩下的 傺。

纯子在拿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之后隐退,那晚光怪陆离的混乱,她妆容精致,衣裙华贵,却在一雪前耻时告诉我她得到这个奖其实并没有那么开心。

“我失去了一个人,一个上天入地,也找不回的人。”

我记得她说了这样一句似是而非的话就抱着外套走了,后来媒体再也没拍到过她。

网络的痕迹比人的记忆还久远,我看过说她隐婚生子的野媒报道,也听过说她因为柏潜去世而抑郁寡欢,最终削发为尼的传言。

真假我无力分辨,但如果这两个可信度最高的消息里面一定有一个是真的,那我希望是前者。

第147章 -告别。

关于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全程,往后我回忆起来都像一个被特意调慢的镜头。

很久之后我和柏潜拿着奖杯并肩而立,在舞台中央俯瞰全景的画面,仍然占据网络热榜。

那天现场的灯光如星,挂在高大的屋顶,炫出一朵朵惊心的花。

柏潜接过话筒,他说:“我这一生至今为止,快一半的时间都在学习表演,现在是我毕业后的第十年,我站在这里。很荣幸,我看到了眼前的风光。我演了,自己都说不出口演过多少片子,但印象最深刻的,有两部。这两部都是我自己选择接的戏,一部和我身旁的人演对手戏,一部站在镜头内外的位置与他对望。人生的重逢存在于世间尘埃里,我认为今天这个日子很好,我没让他失望,真的太好了。”

我必须承认,听到柏潜这段话时内心恍然一瞬变得年轻,并且热泪盈眶。

我把我爱的人,亲手捧到了世界之巅。我想这个结果,就算是乔羽鸿还在,也没有理由再不认可我们的爱情。

我想拥抱他,可这满室的摄像机,数不尽的镜头对着我们,我不能。

于是,我只能用余光浅浅撩过他手中的奖杯。

真好啊,我的柏潜,终于被全世界看到了他的天赋,得到了他应得的荣耀。

主持人问柏潜:“据我所知,柏潜先生与树竟容导演都是中国十分推崇的演艺前辈,似乎大家对于两人的合作有种爆炸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