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使者怀揣着使命,匆匆奔赴陈国、蔡国等小国。在陈国,使者面见陈国国君,言辞恳切地说道:“陈国主,蓟国心怀叵测,妄图以虚假的利益诱惑陈国卷入对楚战争。楚国向来与陈国井水不犯河水,若因蓟国的挑拨而兵戎相见,受苦的唯有两国百姓。楚国愿与陈国重修旧好,不仅既往不咎,还将在农业技术上给予支持,助陈国提升粮食产量。”
陈国国君眉头紧皱,内心犹豫不决。他深知楚国实力,也明白蓟国的承诺或许只是镜花水月,但又担心拒绝蓟国可能带来的报复。使者见状,继续说道:“陈国主,楚国如今与雍国贸易往来密切,发展势头正盛。若陈国此时与楚国为敌,无疑是自断发展之路。且楚国已做好万全准备,蓟国若敢轻举妄动,必将遭受沉重打击。与楚国合作,才是陈国的明智之举。”
陈国国君权衡再三,最终说道:“楚国使者所言有理,陈国愿考虑放弃与蓟国的合作,但需楚国先展现诚意,派遣农业专家前来指导。” 楚国使者当即承诺,会尽快安排。
在蔡国,楚国使者同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蔡国主,蓟国野心勃勃,其真实目的并非为蔡国谋福祉,而是借蔡国之手削弱楚国,以实现其称霸野心。楚国愿与蔡国签订友好通商条约,开放更多贸易通道,蔡国的特色商品在楚国市场定会大受欢迎。”
蔡国国君听闻,心中有所动摇:“楚国虽有诚意,但蓟国势力庞大,蔡国恐难以抗衡。” 使者坚定地回应:“蔡国主无需担忧,楚国将为蔡国提供庇护。若蓟国敢对蔡国不利,楚国定当出兵相助。且与楚国合作,蔡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将得到提升。”
蔡国国君思索良久,说道:“若楚国能在军事上给予一定支持,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蔡国愿与楚国携手,拒绝蓟国的拉拢。” 楚国使者表示会将蔡国的要求如实转达楚尘。
楚国在外交斡旋的同时,军事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边境地区,防御工事不断加固,新的壕沟被挖掘,鹿角、拒马等障碍物有序摆放。士兵们日夜操练,士气高昂。
楚国将领深知此次防御责任重大,对士兵们训话道:“兄弟们,蓟国妄图挑起战争,破坏楚国的和平与发展。我们身后是楚国的万千百姓,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必须坚守阵地,让敌人有来无回!” 士兵们齐声高呼:“保卫楚国,死战不退!”
在与雍国的沟通上,楚国使者详细汇报了应对举措。雍国国君对楚国的决心表示赞赏,但仍有所顾虑:“楚国虽有应对之策,但战争一旦爆发,难免会影响贸易。雍国需确保自身利益不受太大损害。”
楚国使者回应:“雍国主放心,楚国定会速战速决,保障贸易路线的安全畅通。且楚国与雍国的贸易合作对双方都至关重要,楚国愿与雍国协商,在特殊时期采取灵活的贸易方式,如增加护航力量、开辟备用贸易路线等,将战争对贸易的影响降至最低。”
雍国国君沉思片刻后说道:“楚国既有如此决心,雍国愿与楚国共渡难关。但楚国务必尽快解决此次危机,确保贸易不受长期影响。”
然而,蓟国并不知晓楚国的外交努力和军事准备,仍在加紧煽动陈国、蔡国等小国。蓟国使者在各国游说:“楚国如今外强中干,只要我们联合起来,定能击败楚国。届时,楚国的财富任由我们瓜分。”
部分小国在蓟国的蛊惑下,依然举棋不定。就在局势紧张之际,楚国的情报人员又传来重要消息,蓟国暗中勾结了海上的岛国 —— 扶桑国。扶桑国拥有强大的海军,蓟国企图借助扶桑国的海军力量,从海上对楚国发动突袭,打乱楚国的防御部署。
楚尘得知这一消息后,意识到局势更加严峻。楚国虽有一定的海军力量,但主要集中在防御来自正面的威胁,对于扶桑国从海上的突袭,需要重新调整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