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战友情深 渡江后的惜别与馈赠

徐吉标传 友源丛云 2368 字 3个月前

解放大军成功渡江后,如汹涌澎湃的浪潮,迅速席卷江南各大城市,并持续向南方纵深挺进。驻留在巢县的三野正规军,也即将全部开拔,奔赴新的征程。

一日,五地委来了一位全副武装的军人,表明要见程政委。程明远询问后得知,他是受罗情涛师长之命,务必请程明远今晚前往一趟。这位军人说道:“我家师长现在住在巢县北门的冯玉祥家老宅子,今晚务必请您过去。”程明远握住军人的手,说道:“回去告诉你家师长,晚上我会去的。”

部队晚饭吃得早,程明远安排秘书陈学众和警卫员夏继技留守,自己则带着警卫员黄玉书、龚增福步行前往巢县北门。黄玉书是巢湖散兵人,对巢县极为熟悉,一行人脚步匆匆,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罗情涛,这位原浙江军区政委,早已带着警卫员在门口等候。一见到程明远,他立刻立正敬礼,说道:“老首长,还认识我吗?”程明远握住罗情涛的手,笑着说:“小罗啊,你还像十年前那样精明干练。听说你进步很快呀。”罗情涛将程明远请进师部,又是拿烟,又是倒茶。十年未见,罗情涛心中有无数故事想向老首长倾诉。

然而,时间紧迫,罗情涛直奔主题:“我们部队刚接到命令,明天就要开拔。长话短说,我从战报上看到了您的名字,在整个渡江战役中,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代表我们师向您致敬。今天请老首长来,是想送您一样礼物。咱们军人嘛,除了枪还是枪。我知道您一直喜欢枪。”说罢,他一声令下,两名全副武装的警卫员走进来。罗情涛从他们手中接过一把快慢机匣子枪、一把***,外加四条***子弹,全部送给了程明远。程明远笑着说道:“小罗真贴心,能猜到我的心思。”

临分手时,罗情涛看到程明远是步行而来,便叫饲养员牵来一匹通体乌黑的骡子,说道:“老首长,这匹骡子叫小海马,可好用了,就当留个纪念吧。”罗情涛双手紧紧握住程明远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说道:“首长保重,后会有期。”程明远感慨地说:“小罗啊,这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如果咱们有缘,如果有了对象别忘了叫我来喝杯喜酒啊。”罗情涛不舍地将老首长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程明远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之中。

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友情深尤为珍贵。程明远在渡江战役中的卓越贡献,赢得了战友们的敬重与感激。而这份馈赠,不仅是对他的认可,更是深厚情谊的见证。然而,随着部队的开拔,巢县的工作又将面临新的挑战。程明远如何在缺少三野正规军支持的情况下,继续推动各项工作?罗情涛奔赴新的战场,又会经历怎样的战斗?他们之间的这份情谊,是否会在未来的岁月中延续?一切都在这未知的历史长河中,等待着被书写。

在从罗情涛师长处返回的路上,黄玉书和龚增福兴奋不已。他们每人都配备了一长一短两支枪,还有九龙带装着的130发子弹,以及***的20发子弹。黄玉书更是收获颇丰,除了同样的枪械弹药,还额外得到一支信号枪、程明远的望远镜以及一把****。年仅19岁出头的黄玉书,全身挂满了枪,却丝毫不觉得累,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此后执行任务时,他常常手持大肚匣子枪,独自往返于巢县至合肥、巢县至无为开金桥等地。在夜间,他也曾遭遇土匪,只见他果断抽出大肚匣子枪,对着山上就是一梭子子弹,尽显英勇无畏。

1949年5月,五地委决定在巢县举办一次渡江胜利庆功大会。大会地点选在卧牛山脚下,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台。当日,前来参会的群众人山人海,现场气氛热烈,群情激昂。临时**台上,程明远、倪则耕、胡德荣、马长炎、赵鹏程、杜少安等领导就座,各县***曹树华、倪合刚、王洲友、张健、韦滨、张世祥则在后排就座。

胡德荣宣布大会开始后,程明远代表五地委发表讲话:“同志们,巢县各界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在你们的大力支持下,渡江战役取得了圆满胜利。但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解放全中国,要让所有人都能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好日子。我有这个信心,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啊?”“有!”台上台下顿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回应。

其中,倪则耕在**台上带领群众高呼口号:“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中国共★★万岁!”然而,话音未落,数架敌机突然窜到会场上空。负责保卫会场的高射机枪立刻发出呼啸,向敌机射击。敌机原本企图偷袭会场,但一经被发现,已来不及投下炸弹,只能胡乱扫射一阵,便掉转方向仓皇逃窜。幸运的是,这次敌机的骚扰并未对会场造成人员伤亡。尽管受到敌机干扰,现场群众的热情丝毫不减,会议在紧张的氛围中坚持开完。朝县的老百姓们依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