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舒月愕然,“前太傅的那个孙子?”
周公公点点头,“正是。”
“监考官换人了?”
周公公十分理解何舒月的心情,因为他得知这个结果时也是如此想的,“并未换人,还是尚书大人。”
何舒月失笑,“这次科考有些意思。”
蔺容宸微诧,“何卿认识严曦?”
“有所耳闻。”
“此人如何?”
“妙不可言。”
“……”蔺容宸并未细问如何个妙不可言法,想来不过是那些他早已听的耳朵都要起茧子的传言。
“没想到这少年原是败絮其外,金玉其中。”何舒月老神在在道。
蔺容宸不语,他对这个结果的意外程度绝不亚于任何人。一路高中解元、会元……当真是运气使然,还是有真才实学?待何舒月离开后,蔺容宸叫来赵 ,如此这般交代一番。
三月十五日。
承安年间的第一次殿试由蔺容宸亲自监考,考场从明德殿到千秋门,考生近二百人。天明入,日暮出。御试以策问为主,策题有两问 治国□□和民生国计。这两个是蔺容宸最在意的。此次选材必是他所需要之人,能助他斩虎狼,破困局,开盛世。至于诗赋、贴经之类的考题,他全部交由钦派大臣负责。
科考人较多,一直到结束,蔺容宸也没看到严曦人在哪里,倒不是他没参加,而是蔺容宸过于专注这场殿试,并无心思在人群里寻找严曦的身影。待考生交卷后,由掌卷官将试卷糊名弥封,交给读卷官批卷,选出名次前十的考卷呈到御前。
除了一甲第二、三名的钦定用去约莫半个时辰,状元的御批不到半刻钟,此举让读卷官瞠目结舌。虽说阅卷时他也觉得这第一名的文采构思确实无可比拟,但如此快的做决定会不会显得不够严谨?
“拆封。”全部批完,蔺容宸放下笔,“先拆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