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 32 章

一听到罗刹国,胤祉的耳朵一下子就竖起来了,整个人瞬间打起精神。

罗刹国是大清对沙皇俄国的称呼,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此次和谈,最后签订的应该就是为后人所诟病的《尼布楚条约》了。

虽然关于《尼布楚条约》到底是平等条约还是不平等条约,学术界和大众舆论对此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这起码是一份失地条约。

无论康熙是出于什么考量同意了这份条约的签订,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的割让都是既定事实,偌大一片领土就这样以和平的名义盖棺定论,成了沙皇俄国的领地。

“索相什么时候出发?汗阿玛有没有说此次和谈要谈到什么程度?”胤祉迫不及待地问道。

他的态度过于急迫,以至于让太子觉得有点奇怪:“孤怎么感觉,你好像很是在意此次和谈?”

“难道马佳氏一族也有人在此次和谈队伍之中?”

“没有,我就好奇问问……”胤祉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自己对这件事的关注,正愁想不到什么合适的借口呢,太子便递来了一个看起来还算合理的说法,立即回道,“不过,若是可以的话,我倒是确实想让我舅舅他们跟着去长长见识。”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使团里那么多人,多带一个少带一个都一样,你若是想安排你舅舅去,孤跟索相说一声便是。”太子挑挑眉,不明白自家三弟为什么总是这般瞻前顾后,“又不是主使臣,还得顾及汗阿玛和朝臣的意见。”

胤祉摸了摸鼻梁:“……那就多谢太子二哥了。”

反正不是第一次受太子的帮助了,人情债也是债,债多不愁!

“这种小事,不过是随口一句话的功夫罢了,简单得很。就算没有孤,你去找汗阿玛也一样,汗阿玛肯定不会拒绝的。”太子摆摆手,没把这事当做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他不当回事,胤祉却不能当真以为这事就如他所言,一句话就能解决。

和谈一事早在去年就已经有了章程,使团人选也早已有了定论,事实上,他们已经出发过一次了,若不是北上时因准噶尔部大举入侵喀尔喀、道路被阻,和谈说不定已经尘埃落定了。

也就是说,这时往使团里插人,压根没有不着痕迹一说,怎么安排都是明晃晃的。

无论是太子还是索额图,如此明目张胆地在使团中安插人手,在旁人看来都是很逾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