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料,乃修筑海塘之核心物料,用量巨大,利头丰厚,更为各方势力紧盯之肥肉。知县王知远对此早有盘算,甚不惜为此与陈尚书的“别业计划”暗中角力。凌云心知肚明,此石料采买之权,绝非自家能轻易做主,更不可轻许于一来历不明的外来富商。若贸然应下,非但会触怒明府,更可能打乱其全盘布局,后果不堪设想。
然…木料如何?
海塘工程,除需大量石料垒砌塘身,尚需数量不菲的粗大木料,打入水下淤泥以为地基桩基,以固塘身,防其沉降。此部分需求亦不小,且因多需深埋水下,对木料材质要求相对不高,更重耐腐蚀并强度。其紧要性虽略逊石料,油水却也相当可观。更要紧者,明府并师爷似尚未对木料来源有明确安排…
或可…从此处打开缺口?
既能满足沈万金参与工程、分一杯羹之诉求,示之以好,结个善缘;又不会触及核心利害,惹得上官不快。且,若沈万金真如其所言,于苏杭等地颇有门路,能供质优价廉之木料,于工程本身亦是有利无害…
思忖既定,凌云缓缓抬首,迎上沈万金目光,面上露一丝为难却又带几分松动之笑:
“沈员外拳拳报乡之心,凌某感佩。员外门路广阔,若真能助益工程,凌某…自是乐见其成。”
他话锋一转,语气转谨慎:“然则…员外有所不知。海塘提举局一应物料采买,事关重大,非凌某一人所能决断。尤是石料一项,明府…自有章程,凌某实不便插手。”
沈万金目中闪过一丝失望,然立又凝神细听。
凌云续道:“不过…木料一事,或可商榷。修筑海塘,需大量坚木为桩,深钉水底,以固塘基。此物需求甚巨,然采买渠道…目下尚未完全定下。若沈员外确有门路,能供合乎规格、价格公道之木料…凌某或可…在先生与明府面前,代为陈情引荐。”
沈万金闻此,目中瞬爆出惊喜光芒!他猛放下酒盏,身体前倾,急切道:“凌先生放心!木料!正是沈某所长!不瞒您说,沈某与两浙路西山区的几家大木厂皆有深交!其地所产‘铁杉’、‘柏木’,材质坚硬,极耐水腐,正是打桩筑堤的上上之选!价格方面,绝对比市面通行价低上一成!只要凌先生肯成全,沈某定以成本价供应,绝不让工程吃亏!更不会…让你白辛苦!”
他末一句,意味深长,指节在案上轻敲了敲。
凌云自听懂了他弦外之音——此是许诺予他个人好处了。
他心下冷笑,面上却露欣然色:“哦?若真如此,自是再好不过!能为工程省下开销,明府想必亦会乐见。至于凌某…不过是尽本职而已,何谈辛苦?”他巧妙地将“个人好处”淡化,重突出“为公省钱”,显得冠冕堂皇。
沈万金是明白人,立接口笑道:“凌先生高风亮节,令人敬佩!然规矩…不能坏。此般,一切采买款项,皆按市面公价走账。至于此差价…便按一成计算,作为凌先生的‘辛苦酬劳’与打点上下之用。您看如何?”
一成回扣!此手笔不小!凌云心下快速盘算了一下木料的大致用量并价款,此一成…数目相当可观!足让他彻底摆脱经济窘境,甚…尚有余力帮扶一下那一心科考的从子凌远志。
诱惑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