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那颗被红袖章和虚张声势的权力感泡发了的野心,如同吸饱了污水的毒蘑菇,迅速膨胀起来。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在院里抖抖威风,在厂里跑跑腿。他那双三角眼,如同淬了毒的探针,开始更加阴险地、不放过任何机会地,搜寻着能将何雨柱置于死地的“突破口”。
他不敢再搞伪造证据那种低级且风险巨大的把戏。他学“聪明”了,他要利用现在的“大势”,用“阳谋”来整垮何雨柱!
他的首要目标,依旧是何雨柱那来路不明却又实实在在的“外快”。他像一条训练有素的猎犬,竖着耳朵,在厂里各个角落搜寻着任何与何雨柱做私活相关的蛛丝马迹。
他偷偷跟踪过何雨柱几次,想摸清他到底去哪些人家做席面。但何雨柱警惕性极高,路线多变,而且去的有些地方,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许大茂根本不敢靠近,只能恨恨地远远望着。
此路不通,他便改变策略,开始在厂里散布更具煽动性和针对性的言论。他在食堂,在车间,在一切人多嘴杂的地方,用那种看似忧心忡忡、实则包藏祸心的语气说道:
“同志们,咱们要提高警惕啊!有些人,仗着自己有点手艺,就搞特殊化,走资本主义尾巴!天天大鱼大肉,收音机听着,这生活水平,比资本家都不差了!他这钱是哪来的?嗯?这里面有没有问题?”
“咱们工人讲的是无私奉献,是艰苦朴素!像何雨柱同志这样,生活如此……嗯,如此‘富裕’,是不是跟咱们工人阶级的本色有点不符啊?我觉得,有必要提请组织上关注一下他的经济来源问题!”
这些话,比之前的含沙射影更进了一步,几乎是指名道姓了。配合着何雨柱确实远超常人的生活水平,很快就在一部分不明真相或者别有用心的人中间引起了议论。
许大茂见初步效果达到,心中暗喜,准备再加一把火,甚至已经悄悄写好了另一份“反映材料”,准备递交给厂里新成立的某个“专案组”。
然而,他低估了何雨柱的敏锐,也高估了自己那点伎俩的隐蔽性。
何雨柱在食堂里,早就从马华和胖子欲言又止的表情,以及一些工人看他时那异样的目光中,察觉到了不对劲。他稍一打听,就明白了又是许大茂在背后捣鬼。
“呵,”何雨柱掂着手里沉甸甸的大炒勺,脸上非但没有怒色,反而露出一丝猫捉老鼠般的戏谑,“这孙子,还真是记吃不记打。以为戴了个红袖章,就敢来捋虎须了?”
他没有立刻发作,而是像一头经验丰富的猎豹,在出击前,冷静地观察着猎物的动向,寻找着一击致命的最佳时机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