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齐詹科举当官录 不森 856 字 2024-03-08

所以这里除了胡姓是原本是土著势力之外,其他人都是外来的,附近好多的村子也多是这种状况。

在村里还有一户也是同样姓齐的,是齐大山的本家堂兄齐大力一家。

前些年因为齐大山腿脚有问题,妻子又病弱,并没有一个壮劳力,要不是靠着堂兄齐大力一家的帮衬,早都饿死了。

这几年因为齐大山的大儿子齐有粮已经十三岁,在古代这年级都可以定亲了,他也算的上是一个大小伙子了,可以帮着齐大山种地分担一部分农活了。

也是因为家里劳动力不足的缘故,原主仅仅六岁的年纪也要跟着干活。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原主喂鸡、种菜地、上山挖笋、采野菜……每天要干的活也不少。

不过对比齐大山和齐有粮两人要种6亩地的重任,他的劳动还算是比较轻松。

在黑石村,上等的良田可产水稻300多斤,中等的田地可产水稻250斤,最下等的产量不过200斤。

老齐家因为是新开荒出来的,也就是最下等的水田,一亩产量不过200斤,一年两熟,6亩才2400斤,除去交给朝廷的三成税以及各种杂税,每年剩下的粮食还不够他们一家填饱肚子。

古代农民的日子有多苦,这两天齐詹总算是真切的体会到了。

各种干体力活不说,每天吃饭只有两顿,时常都是稀粥,一点儿油水都没有。

想要吃肉吃鸡?呵,只能做梦比较快一点了。

更有甚者,因为家里穷的缘故,只有干重体力活的齐大山和齐有粮两顿饭会多吃一些,而身为稚童的齐詹只能喝着清可见底的稀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