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们收拾好书桌,阿离送来上了茶水,二人脸上都挂着些轻松之意。
“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常岚说道:“昨日你们护送泠公主,展示我国军容,是有小功的,结果天平城都在传孔毅达把马匪搞丢了。”
姜青鸾眉头一挑,笑着说道:“什么马匪,他抓来的奴隶罢了,我让巴勒查了,那些都是百里郡的奴隶,被孔毅达捉来充数的。”
“所以人是你放的?”常岚有一种洞察一切眼神看着对方。
姜青鸾不避讳,早已将常岚认定为自己人。
“也并非我放的,但确实是我授意巴勒干的,”姜青鸾侧身支起下巴:“当时看那脚镣就知道他捉的不是马匪,那脚镣已经陷在肉里了,若是才捉的人,哪会有那么深的痕迹。”
孔毅达侮辱姜青鸾一事,常岚是亲眼目睹的,何况孔毅达还用奴隶滥竽充数,姜青鸾这么做并没什么错。
“殿下的敌人便是我的敌人,莫说殿下,如果有一日我捉到他的把柄也一定不会放过他。”常岚语气坚定,所谓以诚心换诚心,她坚信姜青鸾也是那样的人。
“公主的诚心,青鸾自然感受得到,护送泠公主郊游一事太子觉得办得很妥。”姜青鸾答道。其实外交任务看似简直,实则极为复杂,道要当然是确保余泠的安全,其次便是这一路上的行事要彰显国家威仪,这一路上姜青鸾与嵇叔达确实也做到了。
“那你可曾向太子请愿?”常岚问向了重点,这次事情办好了,也给嵇叔达一个顺理成章往上升的理由,常岱也正希望将他身边年轻的幕僚培养起来。
“公主放心,已经向太子请愿了。”姜青鸾答道。
常岚不好找丞相要东西,可太子却有这样的权利,而她要的东西正是各国年贡的档案,而姜青鸾出面讨这档案最为合适,首先她是符国国君,自然有权利去了解符国的情况,其次,姜青鸾主动开口向常岱请愿,便是欠了常岱的情,常岱更会将她当做自己人。
“而且,”姜青鸾说着从衣袖里拿出一个竹筒,她递到常岚面前:“我已经为公主整理好了。”
打开竹筒,里面果然是各国的年贡清单,常岚目光一扫而过,一切如她所料,庸国、赵国的年贡果然一年比一年少,而今年犹甚。这一下就证明了自己的猜测,一般诸侯岁贡往往是年收的十分之一,除了符国、成国、上洛这样的大国会隐藏真实的年收外,小国相对诚实的多,而庸赵两国的岁贡如此之低,可见两国国库也怕粮不够充盈,这也就能解释出为什么会有探子说出现了大量流民一事,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排除庸国与赵国有反心了。
常岚赶紧又修书一封派人送到了大司马处,就看其它几位大人是否与她一样的思量了。
办完正事,常岚又才落眼于姜青鸾,再次不由会心一笑,眼前这人真是越看越喜欢,且不说那样貌好看,办起事来也让人放心,如果妙人做自己的左膀右臂乃是天下幸事。
“公主笑什么?”姜青鸾问道,常岚见她多妩媚,她见常岚应如是。
“本宫高兴,殿下不在别人那里,却在我的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