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瑶月素来知杜氏秉性,这确实像是她能说得出来的话,从前将杜氏的话奉为圭臬,一步都不敢踏错,如今她早就看开了,活在杜氏和他人眼中实在太不划算,为自己活才是正经。
她既不生气,也不惶惶,仍旧面色未改,只对母亲道:“母亲回去与祖母说一声,她说的我都知道了,让她不必挂心。”
应不应的反正只是动动嘴皮子,不然反而叫何氏为难,做不做就是她自己的事了。
她可不会叫杜氏的话给唬住,今时不比往日,杜氏的手伸不到宫里来管她了。
何氏见女儿依旧像在家时那么懂事,一边松了口气,一边又不禁爱怜,她不是争强好胜的人,当初也没想过真要让姜瑶月进宫来,不是非要挣个这么大的前程,哪有在宫外逍遥自在。
“还有一事,国公府倒是得了信儿,不知娘娘在宫里知不知道,”何氏又道,“娘娘还记得永定侯府那位袁大姑娘吗?”
若是说别人,姜瑶月或许还要想一想才能记起来,但一提起这位袁大姑娘,姜瑶月要忘记都难。
说起来,她这个皇后的位置有一半儿倒是袁妙嫣让给她的。
那时虞容璧还在东宫做太子,原本到了年纪是要娶一位太子妃的,就连诸晴都是为了日后那位太子妃做的准备。
张贤妃替虞容璧挑的是永定侯府上的姑娘,相看了之后只说袁妙嫣通身气派非凡,又明艳动人,出身也尽够配得上了。
谁知袁妙嫣却突然病了起来,且病得起不来床,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于是亲事只好作罢,太子妃之位也暂时空缺了下来,只等再挑一位合适的上去。
这一等倒是也没等多长时间,实是竟也没时间等了,先皇骤然驾崩,张贤妃跟着也吊死在了寝殿,虞容璧登基之后自然就不是娶太子妃,而是立皇后了。
再者昭熹皇后临终前留下过话,要一位姜氏女儿进宫,几方衡量之下,姜瑶月脱颖而出成了皇后。
若袁妙嫣当日做了太子妃,姜瑶月如今怕也只是她底下的一位妃嫔而已。
“她如何了?”姜瑶月顺嘴一问,但也知道何氏不会无端端提起她。
“听说那会儿病得就要不好,现下倒是病愈了。”何氏道,“娘娘听了别生气,永定侯府见她病好,听说要把她再往宫里头送。”
姜瑶月轻哼了一声,仿佛不甚在意,又听何氏慢慢道:“娘娘在宫里不知道,那侯府早就给袁大姑娘算了命,说她命中注定就是要进宫的,且先皇在时她的父兄镇守西北有功,也不好寒了侯府的心。”
“要来便来罢,”姜瑶月内心毫无波动,“宫里人少,本宫正嫌不够热闹。”
何氏看了一眼面前的女儿,想着再劝她几句,又觉无甚好说,只觉入宫才这么几个月,女儿变得和从前不大一样了。
如此又聊了些家常话儿,何氏用了午膳便离开了,走的时候看着女儿到底心下不忍,转头还偷偷抹了眼泪。
姜瑶月歇了午觉起来,左右也无事,她又不能下床,便叫来了柳芽儿一起翻花绳。
一边玩着她一边还不玩叮嘱绿檀:“芸儿的屋子封起来没有?里头东西都不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