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阳要去党校学习,这让陆政东也有了紧迫感,这边又要对林俊峰牵涉到的干部动手,他就必须要团结县里其他可以团结的力量,申国中肯定是要他争取的第一个对象。
陆政东给申国中打完电话,想了一下又给组织部长打了个电话,不一会两个人就到了,陆政东招呼两人进屋,道:
“现在县里事情不少,有些工作的进度有些缓慢,我们必须要想办法提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只有这样,各项事业才能有序的发展。”
“事在人为进度才会加快,申县长你说是不是?”
申国中笑道。
申国中不知道陆政东把他请来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也就不好表态,这句话其实是一句放之四海皆准的废话,但在很多场合都很管用。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道:
“我有一个想法,基层反腐倡廉试点工作放在了罗山镇,而且宜长路罗山镇也是一块硬骨头,罗山镇的苏定忠身体很不好,精力也不济,得找个年富力强、思想敏锐的人来担当这副重任,你们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邱智慧对此并不觉得意外,宜长路罗山段进展极不顺利,陆政东数次提出过批评意见,话里话外已有换人地意思,但是陆政东当着申国中的面征求意见,显然是有想法的。
于是在脑海中把合适担任罗山镇党委书记一职的人选过了一遍,特别是县长申国中比较欣赏的干部也理了一理,才道:
“罗山镇的担子重,确实需要一个能挑大梁的,县委组织部杨文哲或者是政府办的郑为民,都是合适地对象……”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问申国中,道:“郑为民工作水平如何,申县长最有言权,你的意见?”
申国中能从最底层地乡镇干部一路打拼到县长的位置,自然也是极为极为聪明之人,陆政东询问郑为民实际上就是让他提出罗山镇党委书记的人选。
人事一向都是书记说了算,这是书记最大的发言权,之前他同两位县委书记共过事,两人在这个问题上都是看得紧紧的。
陆政东能够大方的让他提人选,肯定是因为林俊峰,或者说是准备对林书记和林俊峰这些年在宜蓝经营的盘根错节的关系,为了把这股势力打下去甚至是连根拔起,这才是釜底抽薪之计,只要实现了这个目的,才真正是打开了宜蓝工作的局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陆政东肯定是要多方动员,他以及党群副书记安志秋等原来和林老书记、高士图没什么交情的常委都是陆政东争取的对象,然后集中这些力量发起猛攻。
申国中在心里权衡着,他深知陆政东在市里是深得孙伟阳的信任,特别是跟着陆政东去向孙伟阳汇报工作以后,他知道陆政东在孙伟阳心目中的地位,便决定全面与陆政东合作,但是申国中的原则是不出头,陆政东在前面冲,他愿意在后面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