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市长肖清扬那里,陆政东也不能走得太近,虽然刘建中初到长滩的时候,肖清扬心里也颇为不服,暗中较量了两回,但肖清扬在玩政治上显然不是刘建中的对手,很快就败下阵来,他若走得太近,肯定会成为刘建中打击的对象。
而何子东刻意的保持距离,让他也无从下手,本来刚刚搭上关系的丘成云,现在是自身难保,前途未卜,他在市里就没有强有力的后援了。
这还不算,最让陆政东感到如鲠在喉的是杨凯麟。
因为在生产办和杨凯麟儿子杨振功的矛盾,他和杨凯麟是结下了很大的梁子,这个结很难解开,虽然杨凯麟不会明的对他怎么样,但是暗地里使使绊子,拖拖后腿,这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党群副书记管组织人事,杨凯麟又和刘建中关系亲近,在很多人事问题上,杨凯麟的建议刘建中肯定听得进去。而他作为县委书记、一把手,手上最重要的就是人事权,县里的副职属于市管干部,但作为县委书记有极大的建议权,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建议恐怕很难得到采纳,在县里的副职的任命上完全失去了建议权,那就失去了一个最有效的致命武器。
陆政东不由想到,幸亏在把骆长松调到县委办的时候就及时的为他争取到了常委一职,不然现在就很难说了。
而且市里这一次调整,这么敏感的人事消息,他之前没有从市里得到任何消息,而是从周天放口中听到,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说明他在他已经很难接近核心了,也就难以获得市委的动向和关键的信息,而一个县委书记不能掌握市里的动向和关键动向,那就显得极为被动。
想到这里,陆政东也不禁想到,各地都有背景及其深厚的世家子弟从政,但是绝大多数人在到一定位置上都是沉沙折戟,原因有多种,但是一个主要原因不能忽视:县官不如现管。
这些世家子弟虽然家里背景不简单,但是有时候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再有背景有时候也鞭长莫及。
当然陆政东现在的境遇还没有到那种地步,让外公家里给省里市里打个招呼,他在县里的日子肯定会好过不少,不过,外公把他放在下面,目的就是为了锻炼,越是困难局面也就越锻炼人,这个招呼肯定不会打,就是陆政东自己也不想为这点事就让家里打招呼。
人生也好,仕途也罢,就像攀登那些高高的大山,可以需要诸如拐杖、登山用具等必要的辅助工具,但是要登顶成功,一览众山小,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体力和意志品质。
越是这样越是激起了陆政东的斗志,就算是泰山压顶,他也要杀出一条血路,陆政东恶狠狠地为自己鼓劲……
宜蓝县里的机构改革机构虽然吵吵闹闹,不过还算是平稳,也让陆政东把精力腾出来,以去协调火电厂项目的事情到了省城,到省城之后,陆政东就给辛武山打电话,陆政东这么做,一来是答应了周天放,二来也是在目前市里的这样的情况下,他也需要把目光放得更高远一些:
“武山,上次到高塘你有事,也没有见上面,什么时候有空召见我这个基层的人员啊?”
辛武山一笑道:
“什么召见不召见的,只是现在跟着领导,有时候确实是身不由己……你在高塘能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