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页

陆政东知道刘振强又正事要说,但刘振强不主动讲,他也不会主动问,两个人就这么聊着天,好一会刘振强才道:

“小陆,经过综合考虑,组织部门推荐你到绵西市去工作,拟任绵西市副书记,主持市政府的工作……”

绵西?

刘振强如此讲,肯定是已经经过常委会讨论了,不然刘振强不会讲得这么肯定。

不过刘振强第一句话也令陆政东一怔,他原本以为估计是去省里比较靠后的杨陵,先担任一个副书记之类的过渡一下,不曾想却是一步到位,看来自己在县里和市里以及在省里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省委的肯定,资历也算是熬得够了,当然这里面也不排除有其他一些因素。

陆政东一听是这个结果,也就在脑海里想着绵西的事情,绵西的人口规模和土地面积在省里属于中等偏下,经济总量和杨陵也差不多,不过地理条件也比杨陵要好,境内资源也比较丰富,从发展的角度看,绵西潜力要比杨陵大。但问题是,这次换届绵西的党委班子基本没怎么变动,想来政府换届时主要领导班子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在人家领导班子磨合成型的体系下,自己突然插进去,怕是很难受到欢迎,但陆政东脸上却不露丝毫声色,只是听陆政东讲着。

刘振强简单介绍了一下绵西的情况,又说:

“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接这个担子?”

陆政东虽然有那么一点意外,但对于获得这个职位也并不太吃惊,也没有刻意的谦虚,道:

“既然组织上信任我,刘书记支持我,我会尽全力推动绵西的工作,有绵西之前的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我到绵西工作会感到很轻松……”

刘振强摇了摇头,道:

“政东,今天我就不套话,实实在在的和你说说绵西的事情,绵西这几年的经济确实展得不错,但是情况也不像报纸上那么乐观,绵西地处大山,偏僻,干部思想总体来说保守,视野不开阔,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的思想比较突出,思想问题,作风问题,这是绵西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改变干部风气一蹴而就显然不现实,但不能有所作为,工作局面也就男友改观,这中间的度如何把握,你要仔细斟酌,谋而后动。”

刘振强说着又道:

“我挨个将绵西的重要人物给你介绍……”

“陈振龙是现任市委书记,这一次要动一动,市长吴金泉可能接任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是前任绵西市委书记张新普,陈振龙当市长的时候他当过市委书记,现在是市人大主任,张新普同志一直在绵西工作,从农村干部一直当到了市委书记,是绵西的老资格,……”

刘振强的话语虽然听着是很正面,但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刘振强话里的意思很值得玩味,张新普在绵西多年,恐怕里面也是盘根错节。根子很深。

“吴金泉同志是个实诚人,一心一意抓工作,没有太多的小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