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毓宁看着陆政东静静的躺在,心里却是浮想联翩,女孩子年轻的时候,喜欢听赞美,喜欢被宠爱,男人的甜言蜜语或小恩小惠很容易就能打动她们。到了一定年纪的女人,当然也还是希望被赞美,被宠爱。但这时候的女人成熟了,淡定了,也更理性了。对人家的赞美不是不加分析的照单全收,而是很清楚的知道哪些是恭维,哪些是敷衍,哪些是实话。对所有这些,女人会报以淡淡一笑,优雅转身之后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不会迷失自我。
甜言蜜语,油嘴滑舌的男人对成熟的女人来说根本没什么吸引力了。稳重,深沉的男人才更具杀伤力。一般是沉默睿智和坚强的,还有点难以捉摸的忧郁和神秘感。这种深沉和忧郁往往会激发女人的母性特质,到了一定年纪的女人总是会母性泛滥,自己不是诺亚方舟,却总想去救赎这个男人。
可自己真的就只是母性泛滥吗?
周毓宁问着自己,女人是感性的,女人迷恋男人往往是从倾慕开始。因此很多时候男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会让女人瞬间投入,那个瞬间女人是失去理智的投入,是不计较男人的一切的投入。女人喜欢的是能让自己有奔赴感的男人,因为这样的男人能激发女人所有的欲望。
爱情对于女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有人说,爱情是女人的灵魂,女人离不开爱情犹如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没有了爱情,人生似乎就没有什么意义。
人的一生如果没经历过爱情,的确太过苍白,因此年轻时应该死去活来地爱一次,将来美人迟暮时,便不会有荒芜青春的后悔情绪。
站在美学的角度上看,感情不应按照道德标准来划分,如同道德标准下的婚内情和婚外恋为死对头,真情实感和虚情假意也是美学世界里的敌人,美学家欣赏赞美世间一切真实情感,鄙视斥责所有的虚伪情绪。
可现实毕竟是现实,周毓宁也知道自己这些理由仅仅是理由而已,她很清楚这么做是不道德的,错误的,但明明知道是一个错还是不可救药的深陷其中。
虽然远在京城,但她的一颗心无时无刻不再牵挂着陆政东,为陆政东的成功高兴,为他的进步欣喜,一旦有什么事情,又为他担忧,甚至像这样不管不顾的就赶紧过来,周毓宁觉得陆政东身上似乎有个对她致命的磁场一般,引得她就像飞蛾扑火一般扑了过来。
问情为何物,就是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周毓宁呆呆的想了一会,也想不出结果,也就收拾起情怀,问道:
“政东,绵西的事情真的很难办吗?”
“解决那个小团体是关键,那就是让绵西整个风气发生改变的关键,但是真要动那些人,那些人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的,势必会拼命挣扎,搞不好绵西的局面就乱了,而这不是省委省政府所愿意看到的,如果出现那样的局面,什么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之类的帽子就会扣在我头上;但如果我在绵西混日子,绵西的事情由于一些其他事件曝光了,那有人肯定又会认为我是年纪轻轻暮气沉沉,发现绵西存在问题也没有能力和魄力解决。其实这不仅仅是关系到我的问题,还关系到省里领导,这两种情况不管出现哪一种,肯定就会有人非议,什么识人不明,拔苗助长等等语言都会出来,既要解决问题,又要稳定促发展,发展求稳定,这才是省里最愿意看到的,只是这谈何容易……”
“我想你肯定能想到办法的,你肯定不会当逃兵,你既然去了绵西,肯定就会尽一切可能做到你能做到的。现在都是说风凉话的人多做实事的人少,结局却是说风凉话的人被树为社会的良心,而干事的人会被扣上各种帽子……”
陆政东没想到周毓宁会说出如此尖锐的话,不由不由一笑:
“为官一任,不能造福一方,那我当初还不如下海去,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心要投身于仕途的初衷,轻言放弃不是我的性格,恩,你这话很深刻,所以最后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做事而愿意成为说风凉话的行列,这是社会的激励机制出现了问题,只有鼓励大家都去做事的机制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真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周老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