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有在省政府工作的经历,和省里不少部门打过交道,也有不少人可以帮着说项,这是他一个优势,几经波折,交通厅这边也终于松口,不再完全强调化工基地必须搬迁,但前提是盐酸车间必须要往后靠,以不影响大桥质量为前提。
化工厅方面也终于松口,表示愿意考虑把盐酸灌装车间挪挪位置,这样化工基地也不用整体搬迁。
当然,两家这么讲,是有前提的,两家几乎都众口一词——对方必须先要做出让步。
陆政东很清楚,两家的态度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么讲一来是看着说项者和他陆政东的面子,更重要的是都不想承担不顾全大局的恶名。
陆政东清楚,真要落到实处,他还是块头太小,必须要由一位省里有分量的领导来担当协调的角色,对省里的相关部门和市里县里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才能形成一定的压力,这件事才真正有解决的可能。
陆政东想了许久,现在虽然得到了刘振强的支持,但刘振强是分管党群工作的,这件事毕竟属于政府层面的事务,刘振强出面不好,还是要通过省政府这个渠道来解决,省政府出面名正言顺,这样可以让这件事在技术层面解决,省得陷入政治漩涡之中,那样会更难办。
此次到绵西局面更复杂,更需要强有力的支持,争取省政府的支持这非常重要,陆政东在省政府工作过一段时间,陈省长对他印象很不错,加上武岚改制的事情他也是为陈省长冲锋陷阵了一把,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争取陈省长的支持,这也是将来自己在市长任上的有力推手。
陆政东思虑周全之后,才通过省政府办公厅的熟人请求面见陈省长,人熟好办事,陈省长抽出十分钟时间听取他的工作汇报。
上次陆政东陪着陈省长去长滩考察了一次,陈省长对陆政东的才干很是有几分欣赏,看到陆政东进来,微笑着问道:
“政东,怎么样?对新环境还适应吧?”
陆政东说道:
“还行,我正在恶补各方面的知识,希望能有所作为。”
陆政东扼要的把他在绵西准备做的一些思路和想法扼要的介绍了一下,陈省长听完之后点点头: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龙头,以城市发展为突破口从而加快推进绵西的发展,这个大思路是对头的,而且你们的城市开发采取滚动发展的办法,这办法不错……”
陈省长显然对于陆政东所提出的城市滚动发展很有兴趣,仔细的问了问陆政东的一些思路和想法。
陆政东也道:
“由于财政资金投入很少,这样的滚动发展速度相对来讲也还是偏慢,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