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页

难道是省委江书记给他上了眼药?

只是陆政东一想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总理欣赏他,江书记不可能不知道,这么做只会给其留下坏印象,而且显得格局不大,太过小肚鸡肠,江书记好歹是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就算是对他有什么意见也不至于在背后做什么,这点胸襟和肚量还是有的。

而更让陆政东不安的是,总理回京后不久,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组部联合派出一个工作组专门安新做“调研”。在安新差不多待了有两个星期。

让陆政东感到十分不安的是,他们调研的内容对他们也是讳莫如深,走得时候也是一声不吭。

陆政东原来在体改委工作过,体改委的很多职能后来并入发改委,所以来的人中不乏熟人,这些部委的人以前见了他,总是有说有笑的。

陆政东向他们了解一点高层的内部精神,内部动态,只要是不涉及到保密守则规定的内容,他们也总是少有忌讳,把说话的界限放得很宽,忌讳也少。

最多,说完了,再笑着追加一句:“咱们这可是哪说哪了,一切都以正式文件为准。”一句抹平。

但这一回,这些却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来到安新,事先和整个调研过程中,只跟市委办公厅打招呼,一直回避跟詹继东和他打交道,说他们这一回只是做一些常规性的社会调查,就不惊动市委主要领导了。

当然不能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市里的领导也会想办法从市里被调研的单位和部门的人员中去了解,只是一番了解下来,不但让詹继东摸不着头脑,陆政东同样也摸不着头脑:调研的范围很泛泛,不知道具体指向,而且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也比较中庸同样很难判断其真实的意图。

还有很多是通过个别了解,具体调研了什么,除了当事人,外人很难知道真正谈了什么。

他们临走时,詹继东和陆政东特地赶到他们住的宾馆去看望。这几位平时很熟悉的人却个个显得很谨慎。现场气氛也相当沉闷。一直到走,他们也没有向他们两位安新的一二把手做任何调研“汇报”。

这也是极为不正常的。按惯例,按组织原则,一般情况下,中央任何一个部委下来来做调研,都应该是在市委市政府协助下开展工作。结束工作时,一般也得向市委做一次汇报。此类汇报,即便是例行公事,也总是要例行一下,除非发生了什么非常情况……

而这样特别的情况终于来了,下午刚上班的时候,市政府办公厅接到省委转发来的中央办公厅通知,有首长要召见他,请他于今晚八点之前报到。

至于谁要召见他,召见的事由是什么,通知一概没有透露,甚至连京城的老爷子也不知道缘由。

对这样的召见陆政东既感意外,又觉得在意料之中。意外的是他仅仅是一个层次不高的副部级干部,通常情况下是享受不到如此待遇的,而他从政以来的这么多年,自己俯仰天地,恪尽职守,所能做的,都尽力地、竭力地去做了,也没有做出什么犯路线错误和天条的事情来,他一直告诫自己,自己年少便身处高位,肩负重担,更要持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可以说,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不可疏忽大意,要慎之又慎。他觉得自己一贯以来,是坚持这么做的。

所以,一旦接到召见的通知,还是感到意外,突然。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从总理视察调研之后一系列的异常情况,让他一直预感有什么事——而且是要大事。在安新乃至省里的决策层中,这一段时间以来,有这种“预感”的,远不止他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