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页

林省长一笑:

“你和西部办的陆主任比较熟,比较熟悉了解对方的脾性,这件事情你就接下吧,具体事情还是政府这边来做,但是和西部办那边沟通你就多操操心了,这也是中原书记的意思,西部大开发事关大局,我们西河要是不能有所作为,那肯定是要挨板子的……”

林省长顿了一下继续道:

“东元,西河这些年变化不小,但是周边地区发展更快,我和中原书记在这个位置上也很有点诚惶诚恐的感觉,特别是西部大开发,西河作为西部能起支撑作用的省份,西河发展得如何,从很大程度上可以带动西部的发展,中央对于西河是寄予厚望的,要求我们是又快又好的发展,但实事求是的讲我们在发展上始终不尽人意,我和中原书记也探讨研究过多次,怎样来实现西河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摆在我们西河省委省政府面前最为迫切的问题。”

林省长是一个一步一个脚印从西河大地上成长起来的本土干部,整个工作期间都是在西河这块土地上度过的,对西河有着难以言啥的深厚感情,他和姜东元也是熟人,姜东元担任省扶贫办主任时,他就是分管副省长,两人关系一直保持得很好,所以他对姜东元才会这样随便。

而姜东元也知道他在任省扶贫办主任的时候,陆政东任长滩扶贫办主任,不管从公事还是私人感情都是很不错的。

面对林省长的交代,姜东元没有推脱的更好理由,何况他也希动能够从统战部跳出来多做一些事情,实实在在的给西河办点事情,而这一次和西部办的协调沟通无疑就是一个最佳时机。

建国以来,西河一直在西部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西河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提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

但由于地处内陆,人口多,底子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等诸多原因,西河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东部沿海省市的差距逐渐拉大。

西河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改革开放的初期下降到两千年第十一位,而且还有继续往下跌的趋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位置很靠后。

而西河作为西部资源和人口大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在政治和经济地位上大不如从前。

西河沦落到这样不尴不尬的位置,虽然有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但是很重要一点,还是思想观念上的问题,重规模轻效益的思想在各级政府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而国有帽子舍不得丢,民营经济发展土壤始终赶不上东部沿海,在这一点上姜东元认为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历任班子都是有一些责任的,没有谁能够把杨书记和陈省长搭档的时候开创的开拓锐意锐意进取的局面延续下来。

就比如在陆政东的任用问题上,当初也是遭遇到了极大的阻力,特别是在提议陆政东任绵西市委书记的时候,因为陆政东的年纪遭遇到了方方面面的阻扰,杨书记和陈省长做出了一些妥协,希望调陆政东到省城,任常务副市长,实际上负责省城开发区等经济工作,但也没能如愿,最后陆政东才去了部委,进而去了安新。

看看现在的安新,再回头看看西河省城,原来根本就不把安新放在眼里的省城,现在远远的被安新甩开。

有些事情就怕没比较,一比较,什么事情都明了,要是当初能把陆政东调到省城,省城开发区现在也不至于还是个四不像……

而现在高层对西河很微妙,孙中原和林省长都是才上任不久,还处在磨合期,但看得出来,两人都希望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契机,让西河的发展能够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