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页

当然,苏明是不是还能够往前走,还要取决于很多方面,一是苏明自身的能力是不是能够展现出来,二来是不是有丰富的人脉资源、有得力的人提携等等。

不管怎么说,从市委书记直接升任省委常委也算是一步登天了,这对苏明来讲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不过对于周书记而言,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苏明这样上去,就算是完全倒向周书记,也还是太稚嫩了,资历、威信等等都不足,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周书明失去了一个在省政府那边制衡陆政东的棋子。

其次陆政东在经济上是有一套的,对此虽然外界那些怀疑陆政东把摊子扯得太大,但对于更多的干部而言,对陆政东这方面的能力是极为佩服的。

周书记当然也希望陆政东在经济方面是越能干越好,毕竟贝湖发展上去了,他这个一把手不管怎么讲都同样功劳大大的,但前提是陆政东不能盖过书记的风头,周书记和陆政东之间应该是一种合作又较劲的关系,而在这种关系中,较劲又是最主要的一面。

因此,陆政东在贝湖干得越好,周书记也就越是会想办法削弱陆政东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特别是人事权。

因此,周书明这一次才在这些地市领导班子的副职书记、常委上如此大方,让马新忠和陆政东去鹤蚌相争,他和金道申可能成为最大的赢家。

作为一把手,组织赋予的权力和位置的关系,使其在这方面拥有天然优势,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对当初和陆政东在安新的争斗中落败耿耿于怀。

詹继东又拿起了另一页文件是安新班子的微调。这个名单是完全按照安新市委书记罗浮黎推荐来的,原来的市委副书记将会调任其他地方。新的市长提人选为听说也是一名又红又专地陆派干部。

不过在安新又有哪个干部脑门上不刻个陆字?

看着这份名单,詹继东眼神就有些飘忽,虽然他曾经作为安新的市委书记,可如今的安新对他而言,似乎他就不曾担任过市委书记一般,没有任何的影响力。

有安新人事调整作为妥协,詹继东相信这次地市微调的地市班子人员名单不难获得通过,但看了眼默默翻看文件的陆政东,詹继东心里突然又有些没底。

对于陆政东重新回到贝湖,詹继东是充满着一种复杂的心态的,一方面他自然是希望能有机会复仇,但另一方面,安新的事情始终让他有一种阴影,甚至说有一种说不出的忌惮。

虽然陆政东到任之后,一直忙着抓经济,干净利索的处理好贝化的事情,搞城乡统筹,搞两山三片发展带,着手安楠问题的解决,很快树立起一个经济省长的形象。

而在省委各种敏感会议上出声不多,难得的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是提议增加政府方面在常委中的人数和安楠市委书记的人选,但前者毕竟这只是建议不是拟定干部人选,谁进班子,谁不进班子,能够左右这样的决定,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而陆政东提出的增加动经济在决策层的人数,只是一种组织构建,制度设计,而不是真正的人事安排。

金道申一一的介绍着这些人选,詹继东也特别注意着陆政东的表情,可是陆政东的表情显得非常的平静,仿佛今天的书记碰头会并不是讨论人事问题一样,显得万事不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