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页

但安新的继续发力以及西原新城规划的通过,以及其他几个较为发达的城市都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发展不均衡的趋势不是缩小而是由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这也不能完全就怪罪于当地没有努力,只能讲这些地方的领导在思路观念以及把握机会上有所欠缺,而这种机遇一旦失去被其他兄弟城市抓住,一进一出之间也就意味着是差距更拉开了一倍,着那就意味着是一步落后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想要赶上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发展不均衡在每个地方都是如此,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就连最先开始改革开放、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一的粤省,这个问题同样突出,粤省发展得极快的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而其东西两翼、山区却是很落后。

同样,崛起的苏省其发达地区也主要集中在苏南,苏北地区差距也是非常大。

而贝湖和这些省份还有一个不同之处,粤省也好,苏省也好,并不是靠一两个城市的发展来带动整个全省的发展,而是靠一个大区域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全省的发展。

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第二十七个年头,像安新那样抓住机会,或者因为一个领导或者一项政策或者一个产业的突破从而实现井喷式的大发展越来越少,而贝湖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种一个局部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很高是不可能的。

一地的发展,必须得要依靠发展环境、资金、人才的综合运用才行。

这个环境是综合性的,不仅仅是指良好的市场环境,还包括行政体系和机制的改革、改良和完善,更包含法制和人的思想观念等等的提升。

陆政东之所以把发展环境放在首位,原因也是发展环境很大程度上是决定资金、人才多寡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之一。

过对于像安新、西原以及其他几个较大的城市就更需要考虑这一点,经济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在许多看得到的发展潜力都已经被挖掘出来了时,怎样来实现继续对竞争者保持竞争优势,或者改变被动局面就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而同样,在同一级别的竞争过程中,竞争者既然能成其为竞争者,这也就是说他们条件也大体相当,所以说通过常规的竞争已经无法取得绝对优势,甚至有可能被对手压倒,怎么来实现持久的更具统治力的压倒优势,就需要在一个整体环境上下功夫。

在这一点上,陆政东和这几个城市的领导都谈过,怎样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各自的发展环境以及利用这样的环境以及把这样的环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这就是各地市党委政府需要认真考虑的,陆政东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和私下明确提出,建立一个良好的综合环境体系尤为重要,这对于一个地方社会经济事业的展起着决定性因素,而且越是经济展到一定阶段,这个因素所起的关键作再就会越大。

但是这些人中有多少能够真正领会吃透了这一点,并能够正确得当的将其付诸实施,同样也很难讲。

而仅仅依靠安新、西原等几个大城市想要拉动贝湖这个庞然大车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发展上除了龙头之外,更要注重整体的提升,这实际上也就是要让发展慢的要奋起直追,要缩小差距。

而好的发展环境事实上欠发达的地区更是需要做到。

但发展环境很大程度上又要受到现实的制约,所谓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地理位置的制约,发展水平的底下,眼前最急迫的任务、财政资金的匮乏等等,这些都是很现实的,而这些不是一句话就能改变的,这得一步一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