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华能说不吗?立即下达命令,起程前往夏东县。
两辆面包车,加上开道车,原本只有三辆车,因为夏东县来了三辆,车队仍然有六辆车。
看到这种情况,陆政东便问了一句,周建设解释说,是清夏东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已经有十年没有省长去夏东县了,他们听说陆省长要去,非常激动,一定要到安楠来迎接。
陈吉桥这次注意了陆政东的表情。陆政东明显地皱起了眉头,似乎并不相信这话。
这件事显然也看到了,又补充说,原计划是下午三点走,他们刚刚才赶到市里,午饭还没来得及吃。
陈吉桥便想,午饭没来得及吃,可能是真的,是不是刚刚赶到市里,就只有天知道了。下面这些官员,对迎来送往极其重视,最怕的是一点点礼节上的差错,影响了自己的仕途。也难怪他们如此谨小慎微,处于县一级,上面随便哪个部门来个人,都是他们的领导,他们的工作,也就是每天迎来送往,见的人多了,谁能保证每一个细节都不出问题?如果仅仅因为接待时的一句话,影响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实在太不值了。偏偏官威难测,一个官员就是一种偏好,谁能搞得清哪个官员喜欢哪种风格?下面只好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宁可做过火受到批评也绝对不能因为没做到位而被某领导记在心里。
陆政东说,上行下效吧?我想,你们安楠市的领导,比较喜欢这一套呀。
此话一出,安楠的两位一把手,脸色均都一变。周建设解释说,他们主要是出于对首长的尊重和爱戴。我们安楠是山区,上级首长就算到安楠来,也很少到下面县里去。他们听说陆省长要下去,所以……
陆政东却一直沉着脸不说话,坐在陈吉桥身边的周建设,脸色顿时变成了乌紫。陈吉桥从侧后面看了看马英华,他虽然尴尬,至少还没有到乌紫的程度。
可以肯定的是,陆政东对闻州搞的这一套接待方案非常不满,可他又不是那种喜怒形于色的领导,话语不重,更不会疾言厉色,可听的人却会虚汗直冒。
陆政东伸出一只手,制止了他,道:“下不为例!”
才让安楠市的两大头头神情稍微放松下来。
这种迎来送往的歪风。明明做错了事,还要编一堆理由出来,这种风气,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虚伪。对上面虚伪,谁能保证他们对下面就不狐假虎威?对更下面的人民群众,难道就不是作威作福?
但陆政东只是省长,不是省委书记,如果是省委书记只要由办公厅出台一个规定就可以。
官员出行,是有规制的。比如古代的县令,乘几人轿,有多少陪同,多少旗帜,再往上,哪一级拥有什么样规格的轿子或者跟班,规定非常严格。现在的官员虽然不乘轿子,却需要乘车,不同级别的官员,所乘车的品牌、配置、排量等,都有严格规定。高级领导,还有安全保卫方面的规定。名义上,这种规定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实际上,却是一种官威仪仗。
省部级是有安保级别的,虽然不像有些级别的官员出行,规定每隔多少米就得站一名警察,但清道并且一路保持畅通,是最起码的要求。问题是,市里进行这些部署需要时间,陆政东将安排打乱,部署的时间没有了,几台车出城,不仅无法一路畅通,而且被其他车辆阻断了。好在前面有开道车,后面的两辆考斯特,大家都知道坐的是大官,这三辆车的队形保持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