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有什么了不起啊!这些大官,整天瞎摆谱!耽误老子回家!”
陆政东看了一眼,前面有一辆车牌号是25926的本地车辆,听到喇叭声,连忙急转方向,靠边减速,让出快车道。一路上他透过车窗,收获了无数个充满鄙视、敌意或者献媚的眼神。他知道,现在已经完全脱离了下层阶级的生活,成了一个大人物了。
但这种生活,却让他越发不能心安理得。在别人看来,理所应当的事情,比如这场面、这派头,他却丝毫感觉不到快感,甚至还有很深的负疚感,他觉得自己也就是赶个路,并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就无端地打扰了那么多人的生活,让他们心生怨言,这样的事情,让他心里瘆的慌。
要不是车子上有梅志宏这样一个中组部的领导,陆政东早就发话,让警车走开了。他觉得,自己悄无声息地,遵守交通规则,多耗费个十几分钟,也没有什么。
陆政东觉得,自己当官这么多年,还能够体谅民情,经常考虑问题,能够以心换心,一是因为自己本来就来自社会底层,是小人物,能够设身处地的考虑别人的想法,对这些事情也特别敏感,甚至是刻骨铭心。因为当年自己都碰到过这些问题,心理上受过触动。
第二是自己还没有完全忘本,脱离群众,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一旦身居高位,就忘了本了,他就大脑迅速膨胀,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说的话,做的事情,彻底脱离了人民群众,成为了社会的蛀虫,人间的祸害,最后落一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下场,这一点必须要谨记……
警车一路都没有放慢速度,中巴车紧紧跟进,七扭八拐,就进了一个大院子这里到处是参天的树木,花草遍地,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设计各有千秋,掩映在各种各样的树木之中,显得幽静典雅。
这是贝湖宾馆,也是即将要开会的地方,也是中组部的领导下榻的地方,和省委其他领导陪同中组部的领导吃过晚饭,一起安顿好中组部的领导之后,陆政东还不能回去休息,他还得要把明天的发言想一想。
明天的省委干部大会,有资格参加的,都是正厅级以上的干部。各个地市的书记、市长,各个厅局的厅局长和党组书记。在家的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包括在职和退休的,只要身体允许的,都通知到了。
这就是官场,什么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到一定的级别,你连听报告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干部就算是临退休了也要拼命想上个一级半级的,上一级不但是生活待遇,政治待遇也完全不一样。
这样的会议,陆政东自然是要发言的,这样的稿子都有人提前准备好的,到了秘书手上,已经经过了几个人的手了,基本上大的问题没有了。
但陆政东看后,又删减了一部分内容,也就是五六页了,估计十几分钟,基本可以讲完。陆政东看第一遍的时候,觉得全部讲空话,可能效果不太好,于是就亲自加了几个段落,但始终感觉不是很到位。
稿子准备好了,但陆政东觉得,他毕竟和其他从外地新调到一个地方任职的领导不一样,如果只是表一个态,这不妥当,不说要谈什么贝湖发展的目标,至少要稍微给贝湖的发展定下一个基本的基调,当然这个定调必须是比较低调的,最起码不能头也不抬,照本宣科,像念新闻稿件似的,从头念到底。只要自己的脑子有记忆的,能够表达清楚,自己就尽量不用看稿子。只有感到接不上的时候,自己再看一眼,这样效果肯定好些。
现在的官员,已经越来越退化,离开了稿子简直是活不下去。陆政东出国的时候,看到那些高级领导人,也是这个样子的,简单的一个早餐会,要是和外国领导人共进早餐的话,也要掏出来预先准备好的稿子,像在国内一样,照本宣科,念个没完。弄得那些外国人一脸茫然,以为中国领导人都是这个样子的,连几句简单的应酬的话,也怕说错了。
这种不管何时何地,都离不开稿子的做法,充分暴露了现在的一些官员,忙于应酬,无心学习,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对生活形不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满足于人云亦云,不出错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讲的话也是味如嚼蜡,空洞无物,说了和没说一个样,引不起对方的共鸣,这说明了官员自己缺乏自信,内心贫乏,综合素质不高。
本来,恰如其分、流畅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才华,是每一个以政治为生命的人、职业革命家、官员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他们是公众人物,这是基本功。你看那些老一辈领导人,多么伟大,多么自信,富有个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