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林昭裴书林等人后,他们终于也开始把刀尖对准了他,对准了御史台。
万旭是徐一辛的人,这一点在朝廷上几乎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事。他能站出来举荐谢昭,他对谢昭的支持几乎等于了徐一辛对谢昭的肯定。
一时间,朝中又开始暗流涌动。
想得浅的人还在暗自纳闷,以为丞相大人想要以六部高位来拉拢谢昭,在这场朝廷斗争中获得谢昭的拥护,想得深的人却在思考这一举动的真正含义,以及……
丞相他是真的想要捧谢昭吗?
别忘了,御史台没有实权,却有一道隐形的免死金牌。
历朝历代,只要是不想让自己在史书上留下污点的当权者,哪怕是恨极了御史台,也少有直接向御史台下手的。
言官存在的意义就是要敢于直谏,在言官没有犯大错的情况下动了言官,史书和民众少不得要给当权者冠上一顶昏庸无道、小肚鸡肠的帽子。
这两年来,谢昭仗着秦厚德和御史台在京城中做了不少威风事,看他不顺眼的人多的是,可只要谢昭还在御史台,还是个御史,哪怕秦厚德不在了,能直接对他出手的时候还是不多。
他不过是个小御史,不管人不管事,别人便是要抓他的错处那也难。
只有他离开御史台,一切才好办。
甭管他进了六部还是另外地方,只要不在御史台,那抓错的理由便遍地都是,什么办事不利、粗心马虎、作风不良之类的理由,哪个都能套在身上,哪怕真没错,周围的人口风一致说他错了,他便是没错也有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