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整个广场上整整齐齐地站着一片蓝色海洋,所有人都身穿着浅蓝色的t恤,熙熙攘攘地站在一起,构成了一片浩瀚涌动的汪洋。其实仔细看一看,现场的人数并不多,最多也就不到一千人,但统一的服装却将人数的优势放大到了极限,恍惚之间彷佛有一万人站在广场上一般,将时代广场完全淹没。
走进之后,就可以发现,眼前的人群每一件t恤都不一样,分为三种款式,分别印着杰克、杰西卡和凯文的头像,然后上书“带他她回家”,他们手中还高高低低地举着各式各样的牌子,用不同纷杂的语气、语言和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思念之情,呼唤着政府将他们“带回家”。
所有一切都在营造着一种真实:这三个孩子真的需要拯救!需要所有人团结起来,一起将他们拯救回家!就好像“拯救大兵瑞恩”里的瑞恩一般,即使是战火连天,即使是希望渺茫,即使是大海捞针,但依旧坚定不移走上了拯救瑞恩的道路,这一份人文关怀、这一份真挚亲情,确实让人动容。
即使马特已经意识到,这就是一场电影宣传,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一刻,他被打动了,他已经开始好奇,这三个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又应该如何拯救三个孩子?那种世界末日之中的绝望和震撼,透过眼前的“父母们”,真实地展现了出来。
走进时代广场之后,四面八方前来围观的人群已经将整个时代广场彻底包围,那并不宽敞的广场之上至少站满了近三千人,将广场的每一寸空地都占据得严严实实,围堵得水泄不通,只留下了正对百老汇大道的这条主通道。
马特走近一看,这才发现,围观人群不仅仅是议论纷纷,不少人都是一脸惋惜的表情,他犹豫了约莫半秒,又看了看手表,终究还是没有忍耐住好奇心,停下了脚步,询问了身边一名矮矮胖胖的中年黑人妇女,“请问,这里发生了什么?”
那名中年妇女满脸的疼惜,“三个孩子走失了,在冰天雪地的雪地里走失了,现在被困在了一个没有人知道的角落里。上帝,听说那里的气温已经达到了零下三十度,甚至比西伯利亚还要糟糕,谁知道那三个孩子到底还能够坚持多久。”一边说着,中年妇女一边唉声叹息着,马特站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位中年妇女居然把事情当做真实事件来阐述。
“你看,那个女人就是那个黑人小伙的母亲,她都已经哭得昏过去两次了,小伙子的父亲早逝,只留下了一个孩子陪伴着这个可怜的女人,他是她唯一的依靠了。但现在居然找不到了,她只觉得整个世界都崩溃了。耶稣基督,如果这事放在我身上,我只怕根本不想活了。”
顺着黑人妇女的指点,马特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一名黑人妇女,有气无力地依靠在身边的伙伴身上,脸色苍白,眼眶之上沾着没有干透的泪水,彷佛已经哭到没有泪水了一般,就连灵魂都从眼睛里消失了。那种悲痛欲绝地情绪,让所有围观者都感同身受。
这……难道这一切不是电影广告,全部都是真的?
第199章 视线聚焦
马特有那么一瞬间产生了质疑,他几乎以为,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可是抬起头一看,然后就再次看到了时代广场正上方的那个巨大广告牌,杰克·吉伦哈尔的脸庞毋庸置疑,他显然不可能是走失的孩子;而杰西卡·阿尔芭作为一名电视剧新星,也是一位脸熟的演员。那么,这就意味着——这的确是“后天”的宣传手段之一。
马特不由就倒吸了一口凉气,再次看向了那位黑人母亲,他瞬间就明白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游行宣传而已,事实上,眼前这些人应该有不少都是群众演员——至少是具有表演欲的舞台剧演员、业余演员之类的。
此举的目的显然就是希望能够将真实感放大到无限,可同时又因为时代广场广告牌的存在,提醒着人们:真正的答案就隐藏在“后天”之中。这堪称是软广告之中的巅峰代表,居然用植入性病毒策略让人们提前带入故事,不仅高明,而且效果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