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页

这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

通过陶兰向继父认错,化解老人的心结,把这个人物塑造的更为丰满和立体。

此时,陶兰不再是一个茫然失措的女犯人形象,而是让观众看到了这个家庭未来的希望。

相对于争论对错,背负起家庭的责任,需要更大的勇气。

这个结局简单而沉重,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力量。

冯小刚明白这就是《回家》和他以往拍摄的电影的不同之处,他的影片或许更能迎合观众的口味,却不够深刻。

“这是你自己的想出来的结尾?”冯小刚询问道。

“不是,我在监狱里和陶兰的人物原型谈过,这是她的想法。”林晓玲回应道,“她放下了那五块钱的事儿,只想着出狱后能够赎罪,毕竟把人家的女儿打死了,这才是她放不下的地方。”

“这就是生活啊。”冯小刚感慨道。

无论编剧如何费尽心思的巧妙构思,也不及生活本身来的真实可信。

即便冯小刚明白这个道理,他也不会拍摄这类影片,至少目前不会。

每个导演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放弃自己擅长的东西,拍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这不是寻求突破,而是一种任性。

冯小刚有自知之明,在没有成为国内一线大导演之前,他不会任性。

虽然不拍这类片子,但他不缺少鉴赏力,这部《回家》光是这个结局,就足以成为一部好片子了,不过最后还是要看成片怎么样。

冯小刚看着专注于拍片的林晓玲,感叹时代变化太快了,新一代的电影人成长了起来。

林晓玲几年前还在跑剧组,一年前才开始拍第一部长片,如今已经有成名导演的气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