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页

因为一年只能推荐一部电影,那是属于大导演的战场。

冯小刚同样有这样的想法,想着自己的电影能在国际影坛上风光一把。

这很正常,每个人都一样。

以前拍电视剧那会,他可能觉得能拍电影就满足了,现在拍了三部贺岁片,票房有了,他自然有了更高的追求。

怎么转型,怎么走向国际影坛,就这个问题他询问了资深电影人芭芭拉。

芭芭拉认为冯小刚应该继续走商业片的道路,《一声叹息》有点不伦不类,介于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两边不讨好。

虽说影片在内地的票房不错,不过那更多是由于冯小刚和张国立的号召力。

如果让一位不知名的导演来拍,会不会赔本还说不准。

有的导演擅长文艺片,有的导演擅长商业片,有的导演两者兼备,只是那样的导演不多。

导演在起步阶段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

等你在一个领域达到顶峰的时候,才有资本尝试新的东西,否则很容易失败。

在好莱坞,即便是大导演,失败的次数多了,同样会被主流的电影圈子踢出局。

她鼓励冯小刚继续拍商业片,但不是那种京味喜剧,而是要走国际化路线。

“该怎么走国际化路线呢?”冯小刚请教道,“我可以把片子里的京味淡化,也可以把拍摄地点放到国外去,可它本质上还是一个东方的故事,我现在弄不明白的是什么样的故事能让东西方的观众都接受。”

这是冯小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京味喜剧让他获得了成功,《一声叹息》是一次转型的尝试,但这次转型毁誉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