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像奖颁奖在即,娱乐媒体关于林子轩的报道不是重点,重点还是围绕着金像奖的新闻,各种奖项预测纷纷出炉。
其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比如对金像奖的炮轰。
和内地一样,只要是评选类的奖项难免被认为有黑幕,受到操控。
香港导演杜奇峰批评金像奖的评选规则有问题,人情票泛滥,评奖不是看影片的质量,而是看谁的人缘好,谁的资历高。
金像奖采取的是业内专业人士投票的方式。
提名奖中的最佳影片奖由所有电影从业人员投票选出,其他专业奖项由各电影专业团体分别选出,身兼数职的电影制作人员可利用多重身份投票。
专业评审团的人员由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
包括监制、策划、制片、导演、编剧、摄影师、动作指导、美术指导、剪接师、演员、电影音乐工作者、录音师、灯光师及视觉特技效果、影评人、电影教育工作者、电子传媒工作者、电影发行或宣传工作者。
看起来非常专业,但香港电影圈很小,几乎都是熟人,人情票在所难免。
美国的奥斯卡奖存在同样的问题,决定奖项归属的是公关公司的力度,电影的质量倒没有那么重要了。
说到底,电影颁奖就是一场秀,认真就输了。
尤其是圈内人,谁都知道是这个情况,大家只是不说出来,炮轰金像奖没有意义,这是体制问题,金像奖不会因为遭到炮轰就有所改变。
杜奇峰坚持拍纯正的港片,他对香港电影不满,对金像奖不满,对合拍片也不满,就是个电影圈的愤青,有点特立独行。
另一位香港导演关锦棚认为金像奖越来越商业化,对文艺片的重视不够。
《少林足球》和《无间道》都是商业大片,拿到十几项提名,是夺奖大热门,有很大可能包揽这一届的金像奖。
相比较而言,文艺片拿奖的几率惨淡,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