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中国规定所有政府投资的这些大工程,包括铁路、水利、电力、钢铁、采矿、石油等行业,必须采购国内的产品。这些年除了亨特拉尔财团之外,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等都在中国大举投资,建设了许多技术先进的工厂,因此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在国内买到。
急速增长的国内市场,也足以消化掉这些产能。
或者说如此庞大的基础建设投资,国内的产能根本就无法满足,因此当时间来到1930年底,世界经济危机空前严峻,美国经济彻底进入到地狱的时候,在亨特拉尔财团的主持下,中国人开始了对美国工业的搬迁运动!大量超低价格的钢铁、石油、造船、铁路、汽车等制造业的设备,被亨特拉尔海运公司一船船运往远东,流入中国的工业血管之中。而在因为中国收益的摩根、洛克菲勒等财团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开始进军中国,试图从这个庞大的国家中分得一杯羹!
除了美国人,还有英法德等国。
在约翰的帮助下,1930年起到1934年底,中国完美的复制了另一个世界中的苏联人,甚至做的比他们更加的完美!
在另一个世界,苏联人才是经济危机的大赢家。
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1931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销往苏联,193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50。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30年代,苏联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例如苏联的三大钢铁厂都是美国援建的,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厂是由美国福特公司援建的……
难能可贵的是,在大量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同时,苏联还将西方技术人员和专家当作引进重点。由于在经济危机中西方出现了大量的失业技术人员,因此他们纷纷接受苏联的聘请。1929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达1919人,技术人员10655人,分别是1928年的5倍多和20多倍。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达到了6800人。在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居然先后有10万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
但是在这个世界,苏联变成了中国。
为了这一天,约翰已经准备了太久太久了,可以从一战结束的那一天起,他在美国和中国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这次经济危机所准备的。所以根本就轮不到苏联人先动手,从1930年开始,在亨特拉尔财团的帮助下,中国就提前一步动手了。1931年,世界及其出口的总量中,百分之四十销往中国,百分之十七销往苏联,而到了1933年,因为亨特拉尔银行加大了资金的援助,中国占比迅速提高到了百分之七十五!
除了设备和技术,还有数量庞大的技术人才!
西方对于社会主义的诋毁向来是不遗余力的,所以苏联人从来就没有“善良”过。相反的是,中国却是美国的亲密盟友,两国的关系向来都非常好。再加上亨特拉尔、洛克菲勒、摩根等财团在中国的极大影响力,都影响了人们的判断。所以在中国政府的大规模招募下,三年间十九万名技术人员来到中国工作,其中将近四分之一永久的留了下来。尤其是亨特拉尔财团,在国内的工厂大规模减产之后,他们几乎把整个工厂都打包送来了中国,包括数量庞大的设备和更多的熟练工人,其中包括亨特拉尔汽车公司的四分之一,造船的三分之一,化工的一半等……
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人占齐了。
所以当时间来到1940年的时候,中国人不但早就提前完成了十年计划,而且把那些数字都大大提高了一截!比如说,建设铁路三点六万公里,公路十三万公里,钢铁产量超过了一千五百万吨,发电量突破一千亿千瓦时,煤炭产量超过三亿吨,石油产量超过八百万桶,汽车产量超过五十万辆,轮船四十五万吨……
一个工业大国,出现在了东方。
虽然还不足以被称为工业强国,但是无论中国政府还是约翰都已经非常满意了,毕竟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为一个相对来说的工业大国,他们只花了区区二十年的时间,这已经是堪比另一个世界中国的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