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李卿也知道这个人?”皇上瞧着底下臣子间的争斗,却并不插手。

“自然,礼部负责科举,会试之后各位学子的事或多或少也清楚的,至于白侍郎说的这个人,我们也听过消息。

赌博这件事是他的同窗伙同赌坊的人陷害,才导致如今下场,而且在河安府时,这位同窗还想再陷害,不想被河安府的府尹查出真相,最后查办了。”

李尚书说完这话,就看皇上的面容缓和下来,“浪子回头金不换,更何况这位学子当时年幼,做过些错事也是能原谅的。就像是白侍郎的弟弟不也如此吗?”

白冉星攥紧手,“李大人好好的说科考,偏要牵扯上我弟弟,难不成李大人对我白家有什么意见。”

“这自是不敢,只是想对白侍郎说一句,谁都有犯错的时候,而且这学子的错误还是受人引诱,既然现在已经重新参加科考,我们自然是该给他一次机会的。”李尚书惯会说这些场面话。

“好了,朕让你们来是商议国事不是听你们吵架的,李卿说的也有道理,但状元不能儿戏,朕看这江南出的尚铭文采也不错,状元就由他来做,白卿的弟弟正合适坐着榜眼,而唐时安,就赐为探花吧。”

皇上这话算是一锤定音,他人便不能言其左右,白冉星没在说话,看着李尚书上前,就知道是要要人了。

“皇上,如今各部正值缺人的时候,这次的一甲,便直接安排入六部如何?”

皇上听到李尚书的话,沉思了一会,因为他在这皇位上没做几年,手底下属于他自己人的确不多,那些老家伙他自不打算再往上升。以往新科出身到翰林院,一是要磨炼磨炼,二是没有那么多空闲官职。

现在六部说空缺却也不算空缺,但一些小官职先做着,倒是比在翰林院要好得多,“李卿这么说也有道理,就按李卿说的办吧。”

至于这职位如何安排,就是这几个部门的尚书要商议的事情,礼部尚书自然是将唐时安要到了礼部,一甲的人,除了唐时安,可没有一个适合进礼部的。

殿试结果填完榜之后,皇上在太和殿准备传胪大典宣布殿试结果,底下站着参加殿试的各位学子。一甲的名单和会试的名单没什么差别,不过是这名次变了变,唐时安听到自己是探花之时,并未感到惊讶。

倒是温倦得了二甲第一,让唐时安高兴了一阵,之后就是走马巡游,晚间要参加琼林宴。

二甲、三甲不同于一甲可直接入朝为官,一甲是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二甲、三甲要想入朝为官需得参加传胪大典之后的朝考,也在保和殿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