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2)

恩重如山 刘醒龙 4939 字 2022-11-02

尽管有这种种,得了母亲的病能治这个准信,他还是挺高兴的。他给自行车开了锁,走几步后觉得少了件东西,细一看,雨衣让人偷走了。这件雨衣是那年一支拉练部队经过村里,作为“军民鱼水情”送给他的,军用品结实,多年后还不怎么破。他站在那里四处张望时,有人戴着红袖箍走拢来,说他妨碍交通,他就解释原因,刚说清又出问题了。那人发现他的车子没有牌照,怀疑是偷的,要他回去打个证明来取。他不得不作了又一番解释,并用巴掌擦去车后轮雨盖尾端的泥水,露出隐约可见的行署两个字,来为自己作证,幸亏那人并不蛮横,挥挥手叫他快走。

又怄了一回气,但他反而更高兴。在说清车的来历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送他车子的工作队张队长,张队长在行署工作,肯定和地区财政局有密切联系,肯定可以帮帮忙。张队长是个肯帮忙的人,在村里时正值“”刚打倒,小林嫁到村里来,还是张队长拍的板。他记得张队长说自己没女儿,非要认小林给他当女儿,小林的父母这时很乐意了,小林自己却死活不肯。前些时提到这事,小林似有点后悔。

三拉四扯,去了不少时间,一见表已到两点半了,是机关下午上班的时间。他赶紧骑上车子就跑。行署门口立了个“下车推行”的牌子,他照着做了,仍被门卫拦住,是要他登记。他说了要找的人,是行政科的张科长。门卫听了说:“行政科没有一个姓张的。”方支书就解释说:“从前是行政科长,现在不知道干什么。”门卫听了就问名字。他用力记了一下,说:“是叫张金鑫。”门卫想了想:说没有叫“张金金”的人。又说:“我们这里有规定的,要不你在旁边等一下,看看上班的人里有没有要找的这个人。”

上班的人很多,方支书只好退在一边,支好自行车脚架,蹲在门口想从人群中瞅出一张熟悉面孔来。等了半天,门口的人越来越稀少了。再往后来的人都一律自觉到门卫那里去登记,他想这一定也是来办事的。他重新溜到门口,自己也动摇了:“莫不是早就调走了?”门卫说:“你把那几个字写给我看看。”方支书就写了。一写完,门卫就叫冤枉:“你是找张金鑫啦,怎么老说成张金金呢,这个字要读作新旧的新,不能读成金银的金。”方支书说:“我们都这么读,他那时也没说我们错了哇。”门卫说:“要是找张金鑫你就上四楼找农办,他现在是部长了。”

方支书欢天喜地地进大门,他又想掏“阿诗玛”,终于没舍得掏。上了四楼,找着农办,一问,张部长到省里开会去了,三天后才能回。

事情多少有点眉目,这是方支书回家后,吃完饭洗过澡,躺在床上反思时下的结论。人一放松,胃又痛起来。这回痛不比往常,一直到鸡叫三遍后才平歇了些。他让媳妇摸摸,看是否感觉到有砣子。媳妇摸了半天说没有。他就放心地睡到天亮。醒来就问媳妇去看过二叔没有。媳妇说去过了,二叔很感激,还说亲不亲一家人,到什么时候叔叔也不会打侄儿的外拐子。

吃饭时他想到文小素的事火候已经熬到了,搁下碗,他就叫上民兵连长和治保主任一齐去文小素家。文小素一见他们,就泪眼汪汪地抱着捆好的被条站起来,说:“我等了好几天了。”方支书说:“你这是哪里的话,我们是来和你商量个事,要你吃点苦,近段时间好好照看一下水闸,别让人再破坏了。”文小素说:“你们不是为了我抗税打人的事来的?”方支书说:“那件事我知道你有很深刻的反省。我和郎税务说好了,这两天你只要写个检讨,带上该交的税款送给郎税务就行。往他家里送,别往办公室送。那里人多会把本来不臭的东西搅成臭的。”文小素说:“上他家空手去不好吧?”方支书装作没听见,又和他谈起水闸的事。文小素当场拍胸保证从今往后不许别人动水闸的一根毫毛,不然就对不起方支书的大恩大德。方支书再三叮嘱水闸的事责任重大,村里信任他才将这事交给他。说完就起身离开文小素的家。

半路上碰见小林,小林正在自己的责任田边给孩子喂奶。见了他们,小林将孩子换到另一只奶袋子上吊着,再打个招呼问:“方支书,要钱的事有门路么?”方支书犹豫一下说:“差不多,有个七七八八了。”小林很机敏没再问下去,轻声和民兵连长说笑。方支书正色地说:“大家都是支委,有件事和你们通个气,村长贩茶叶的事县里点名了。”小林问:“那我们怎么办?”方支书说:“支部先不忙拿意见,主要看村长的态度。”说完就要小林也一齐去村长家。小林二话没说,冲着不远处的垸子大声叫婆婆来抱孩子,看着婆婆开始往这边走,她就把孩子放在田头,和方支书他们一道走了。

村长家里开了一桌麻将,几个似曾相识的人趴在桌边,见人进来连头也不抬一下。村长倒是点点头,算是客气过了,手中仍在忙乎自己的方阵。村长媳妇将他们引到另一间屋子坐下,每人泡了一杯茶,外加一支烟,但不是“阿诗玛”。方支书看见牌桌上每人面前放了一包“阿诗玛”。一杯茶和一支烟都用完了,还不见村长进来,方支书就叫村长媳妇去唤。村长媳妇去去就回,说马上就来,说着就重新给每人上茶敬烟。大家只好再等。民兵连长对村长媳妇说:“你们家不该住这样旧的土砖房子。”村长媳妇说:“大家都是一个样。”治保主任说:“我知道村长的心思,他想一鸣惊人,盖个小洋楼。”村长媳妇说:“他屙得起那样高的三尺尿?河里打渔河里用,有点钱总是左手进右手出,在家存不住。”小林说:“大姐,你别说客气话。想盖楼房又不犯法,能盖就盖。钱多了不用,当心村长养外室。”村长媳妇嘴上说村长没这个胆子,手脚上却明显有了张惶。小林忽然问:“外面那个瘦高个是县税务局长的小舅子吧?”村长媳妇有点恍惚地点点头。小林又问:“那两个人呢?”村长媳妇说:“都是税务局的。”

小林正要再问下去,发现方支书脸色非常难看,就打住了。方支书将手中的烟头捻碎,一抬屁股,低声说:“走!”正在这时,村长出现在门口,先对媳妇说:“快把早饭端上来,肚子都饿瘪了。”然后一边用手搓着脸,一边说:“怎么要走,不是有事么?”方支书不作声,小林觉得不回答不好,就说:“没事,顺便走走。”村长阴阴一笑:“四个支委正好过半数,大概是形成什么决议了,来打招呼的吧?”方支书这才开口:“都是路上碰着,是去处理文小素那愣种。”村长说:“是么?”方支书觉得村长有点欺人太甚,便决定镇他一镇:“说有事也有事。昨天我去县里办事,听到信息,你卖茶叶的事闹大了,县里主要领导都点了你的名,准备派调查组下来严肃处理。你得作个准备,支部也在作准备。”村长高深莫测地将眼皮闭了一会,打开时,朝外屋叫了声:“张股长,你来一下。”一个白胖胖的中年人应声来到门口。村长说:“这是张股长,这是方支书。方支书说县里点了我的名,还准备派调查组来。”张股长说:“你已经交了税,怕什么。一百多斤茶叶,交了一百块钱的税,这个道理到哪儿也是梆梆响。放心,有我们大家在呢!”村长谢过张股长复对方支书说:“交税的收据要不要复印几份,给支部作个凭证?”方支书说:“用不着,你自己保管好就是。”说着就带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