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陶坊需要怎么做水缸,自然就是让老秦头同陶坊联系,林夏至就没管了。
定制大水缸,还要准备竹管接头,要的时间不短,毕竟是新事物,林夏至还是没有催促老秦头他们。
之前林夏至给林承祖提过用各种粗粮磨细之后加入粉条中,做成各式各样不同的粉,林承祖带着林家做粉的下人一起,把这些加不同粮食的粉研究了出来,这样做出来的粉比单纯土豆粉或者红薯粉更抗饿。
做好的粉晒干之后能存放很久,要吃的时候拿出来泡一泡,煮熟拌上调料就能吃,很是方便。
林家的新粉在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只是在那些来林家拿货的船商过来时,顺便提一句,他们要买就买,不买也不强求。
现在林家只要出了新东西,只要船商们听说了,哪里有不买的道理,至少都会掏银子买个百八十斤回去试试水。
林家的东西一向不贵,都是适合平头百姓家吃的,买回起来不心疼银子,也不用担心卖不掉。
家里的新粉除了卖给那些船商,依旧在飘香十里卖。
那些吃了新口味粉的客人也就在这时候知道,林家又有了新的吃食,用不了多久通过这些食客就能将林家新粉的名声传出去。
林夏至之前一直在想让林家在县城或者码头开一家自己的店,专门买林家做好的吃食。
以前是觉得林家的吃食种类不多,专门开一家店不合适,现在虽然种类逐渐丰富起来了,又遇到李秀和杨雨生两人都生产要照顾孩子,而他过不了多久就要嫁出去了,抽不出人手。
开店的事只能再拖一拖,或许得明年孩子们大一些再考虑了。
这时候县城里又传来了林小雪的八卦,有人看到他在县城的小倌管里招揽客人。
他看上去已经没有之前的疯样子了,化上浓厚的妆、穿着薄纱衣服倚在小倌管门口,不仔细瞧还真看不出来。
林小雪的样貌其实是这个时代汉子们喜欢的那种,娇小柔弱,会让人想把他抱在怀里呵护。
恢复了正常的林小雪,脑子不抽风,在小倌管似乎混得还不错,十几天就有了名气,听说有些客人过去指明要他伺候。
林夏至这时候想着孙家老二,他现在脸色恐怕不会好看。
就算林小雪已经被他卖了,自己曾经的夫郎现在变成了一个人尽可夫的小倌,就像头顶带了一顶绿油油的帽子,恐怕脸色都有些发绿了吧。
村里的人八卦起来本事不低,他们还打听到最近孙家粮铺的生意变得越来越不好,听说是他们没有收到多少今年的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