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页

从这个角度来说,基层粮仓并不是两家的最终目标,却是两家的有力踏板。

在这三股势力的夹缝中,基层粮仓注定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钟华志继续说着收集到的情报:“益海一方面通过租赁地方基层国有粮库的仓容,提高自己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在加紧投资加工企业建设,以期控制完整的产业链。”

“这家国际粮油集团建立收购网络有两方面特点。一是排他性,要求合作方不再与其他方面合作。二是低调。作为国内食用油领域的领军者,益海在进军国内粮食主产区时基本上不会接触相关领导和地方媒体,行事极其低调,也极少接受媒体采访。”

“我估计,这也是因为国家对外资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敏感和限制……”

齐政听完后略作思考,抬头说道:“益海不是在跟我们争夺江右省的基层粮库吗?既然这样,你看能不能在这上面找突破口?”

钟华志对此早有打算:“嗯,我也是这么想的。益海不是要低调吗?我倒要帮他扬扬名。而且,我们比他快一步进入江右省,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

孙沧之前是一个国有粮站的站长,但自从去年改制之后,他就负担起了这家国有粮库的运营,任主任一职。

在粮改以前,国内大大小小的粮食收储企业都高度依赖国家的财政支持:由农业发展银行提供政策性贷款,国家财政提供补贴,旱涝保收。

但粮改后,他这样的基层粮库,就要参与市场竞争,自负盈亏了。

不过经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并不是粮库本身不愿意参与市场竞争,而是条件有限——要想搞经营需要大量资金,而自主经营会有风险,要想申请农发行的贷款,需要找企业担保,而他的粮库找不到合格的担保人。

因此当嘉谷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利用粮库的库容做代储,对他们来说,这当然是好事,至少有活干了,能解决温饱问题。

合作方式是由嘉谷出资金,确定收购价格和粮食质量、等级,基层粮库出人力和仓储力量,收购的粮食储存在粮库的仓库中。至于粮食怎样处理,由嘉谷说了算。

对于这种合作模式,孙沧当然也看得很明白,其实这就是地方粮库、粮所给嘉谷打工,帮助它获得大量的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