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页

最早初时,他专攻暗物质领域,虽然这条路没能走通,但倒也陆续给机械帝国改良革新出大量舰船科技,缓慢提取分散在宇宙真空中的暗物质微粒以补充能源,为舰船在没有折跃亚空间通道与星门的真正宇宙真空中的超远程航行创造了可能。

到后来,杨米思似乎厌倦了与各种实际的仪器打交道,也厌倦了只用穷举法去不断地试验不同的材料对暗物质的吸附性和能量转化率。

杨米思受够了明明连那玩意儿是什么都不明白,只能像个基层工人那样动手不动脑的日子。他开始觊觎暗物质的本质,想搞明白这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以怎样的具体形态存在,它的密度到底是多少,在宇宙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是平均分布还是有区域浓度变化,如果有,那它如何流动,它的能量源自何处,是如何对外释放出能源的……

随后,他便不顾皇家科学院高层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基础理论研究中。

在一个又一个无解困惑之中,杨米思跳出了暗物质领域的局限,开始涉猎到更多以及更虚的基础理论领域中。

他尝试将物理与生命科学深度结合,研究人脑中的量子规律,同时也尝试将引力、弱电力和强力综合到一起,试图用一个完美的数学公式来总结出全部的规律。

只可惜,这条路已经被证明走不通,凭借人类的想象力,和对宇宙之美的追索能力,想象不出这公式应该是什么模样,哪怕连变量和常量的概率定性设定都不可能做到。

最终,和另外三族一样,机械帝国将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类星体的计算上。

杨米思的下场不怎么好,他撞得头破血流。在浪费了大量资源后,他一无所获。皇家科学院曾经因为他在暗物质领域的成就而对他信赖有加。这信赖也被慢慢消耗殆尽。

皇家科学院开始干涉他的工作,削减给他的预算,并派遣出专业的心理劝导人员,试图劝他回心转意。

可惜这人性子也是执拗,非常认死理,打定了主意十头牛都拽不回来,也可能是他在接连的挫败中形成了不可动摇的固有执念,让他陷入了牛角尖走不出来。

如果这只是个普通人才,大约皇家科学院已经因为他浪费的大量资源给人绑起来,强行扔进冷冻仓了。

可惜杨米思的确成就斐然,在帝国科学界享有盛誉,更又桃李满天下,代表着一个学术山头,不好用强。

除此之外,也不能对这般科研人员使用强干涉力的硬洗脑类思维改造,否则这人就废了。

万幸,皇家科学院最终还是从资料库中翻出了针对这类人的处理方法。

他们先用帝国超网提供算力,然后针对性地控制杨米思每天能接收到的资讯内容,甚至通过分发任务的方式精准微调他身边的人与他交谈时的语言、语气和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