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页

独断大明 官笙 640 字 2022-11-10

鲁王听着东林一干人的话,心里暗自冷笑,这帮人到了这个地步还是不识时务,皇帝要厉行整顿官场是有目共睹的,这复社现在跳出来,不止是撞上了“九条规定”,更是声援刚刚被打压的东林党,景阳宫岂能容忍?

还缓行?

不过,这也恰是他迎合上意的好机会!

鲁王身体坐直,看向靖王,沉声道:“王爷,复社这几日风头无两,遍及大江南北,不止是士子踊跃入社,还有官员加入!违反朝廷法度不说,甚至殴打朝廷命官,强行驱逐,此等恶行决不能纵容,当雷霆以镇压,严防成燎原之势!”

第404章 东林反对

鲁王的话一出,有些人心生惧意,若是江南士子有样学样,那还真是不可想象!

另一些想到的却是,真要严苛执行那“九条”,天下士子怕是都要齐齐反抗了,那才是真正的大事!

靖王听完鲁王的话,眉头皱了又皱,突然间,猛的一拍惊堂木,以决然不可反驳的语气道:“即刻将‘九条规定’明颁天下,同时重申,凡是结社,结党之人,立刻解散,退出!否则,禁止科举,朝廷永不叙用!”

本来那些似睡未睡,昏昏沉沉,神游天外的人,纷纷都被惊醒了,睁大双眼看向靖王。

大明的读书人,有着要名不要命的传统,从方孝孺开始,一代代传递到现在。尤其是这个时候的读书人,宁可舍命也要名声。

若是朝廷将这“九条”颁布出去,怕是本来就不平静的江南,要变成天下造反了。

杨涟神色大惊,那个“禁止科举,永不叙用”八个字,狠狠的在敲打他的心口。这复社可是在效仿东林,不用复社与不用东林党有何区别?

他拧着眉头,看了眼叶向高与韩癀等人,沉声向靖王道:“王爷,下官反对!士子十年寒窗,结社也只是为朝廷检讨得失,何以‘禁止科举,永不叙用’?”

叶向高也担心引起江南士子不满,抱着肚子道:“王爷,此事不能如此鲁莽而行,这一条命令下去,江南士子肯定不能答应,会引起大乱子,下官请缓行!”

叶向高说出“下官”两个字极其不适应,可也还得说。

周起元,黄尊素等人都纷纷开口,都是要求靖王“缓行”,甚至直接“不行”的。

东林党在督政院有二十多号人,这齐齐开口,单说就说了好一阵子。

其他人都默然不语,靖王窜的太快,还没有什么盟友,更何况还是这种得罪天下士人的事。

这么一来,东林党就显得颇有声势。

好在督政院还没有“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靖王望着东林党一干人,沉着脸道:“此议已过,没有悔改的道理!本王之后会前往文昭阁,请信王颁布,明发天下。本王丑话说在前头,此乃朝廷法度,若是有人肆意违反,不尊不守,本王定然奏请皇上,革除一切官职,功名,下狱论罪!”

靖王此话一出,众人尤其是东林党人心里一惊,这位靖王可不是平王那老好人,不会糊弄事,得过且过,若是他仗着皇帝的信任,雷厉风行,对他们东林党来说,将会是雪上加霜!

最为重要的是,靖王现在站在道德,“正义”的制高点,他们的反对声不能那么理直气壮。

靖王说完,扫过一圈,便面无表情的站起来,道:“散会!”话音未落,抬脚就走出议事堂,直奔文昭阁。

叶向高,杨涟等人眉头紧拧,神色难堪,他们现在无权无势,也只能在这里说说话,可那“九条”一旦明发,必然会引起天下哗然!

其他王爷们除了晋王,鲁王,也都抱着“无为”的心态,靖王一走,也接二连三的起身,纷纷离开,只剩下东林党一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