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彬望向一旁的丁锡峰,“大队长,您还有什么要吩咐的?”
丁锡峰道,“从现有的证据来看,嫌疑人进入受害人家中的大致时间很可能是七点半到八点左右,这个时间如果是放在夏天,还不算太晚。但冬天五点多天就开始黑了,七点半这个时间已经算是晚上了。
当时受害人在家中还有一只狗陪伴,嫌疑人撬锁的情况几乎不可能,肯定会被发现。我认为应该是受害人主动开的门,而当时已经是晚上了,如果是不认识的人,受害人未必会开门。
所以,有很大可能性是熟人作案。在排查嫌疑人周边关系时,要多关注那些有作案动机的人。”
丁锡峰看了一眼手表,“对于这个案件,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
众人有的摇头,有的沉默不语。
“那行,会就先开到这,大家分头调查吧,具体的任务由韩队负责。”丁锡峰说到这,又望向一旁的韩彬,“有什么情况,及时向我汇报。”
“是。”
丁锡峰合上笔记本,“行了,散会吧。”
……
韩彬详细安排了一下任务,而后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将三个案件的卷宗又详细查看了一遍,看的很细、很认真。
这三个案件的受害人都有道德瑕疵,但都算不上违法,法律也制裁不了他们,从表面来看也是凶手寻找作案目标的条件。
韩彬根据犯罪现场留下的痕迹来推断犯人的行为模式,进一步推断出心理特征,再推断出嫌疑人的下一步行为特征。
但是,韩彬通过对三个案件的分析,发现除了道德瑕疵的表象和z标致外,三起案件并不符合连环凶手的心理侧写。
他更倾向于是模仿作案或雇佣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