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嫂子见他叫苦,心疼他,便让他去休息区等她们。

等到城里的人都快下班了,超市里的人陆陆续续地多了起来。方才结算了款项,花了三千块钱,俩人才罢手。

把东西装上车,何大山才告诉嫂子,姚婷回来了,晚上请吃饭。没等到嫂子开口,余珍珍连忙惊喜地说道,婷婷回来了啊,那我们今晚可得好好犒劳犒劳她,这些年多亏她在外面帮大海顶着。你给她打电话,把她家里来。

嫂子也庚即说道,对,把她家里来,反正我们今天也采购了这么多。累了一下午,脚后跟都走痛了。我也不想再出去。

何大山打开蓝牙耳机,给姚婷打了电话。姚婷犹豫了一下,问了问何大海回来不,得知何大海晚上不回来,要守夜,方才答应了下来。

接到何大山的电话,姚婷很意外。没想到嫂子和余珍珍要请她去何大海的家里,心里不由地一阵小激动。她大姑见她忙,自个在医院里也走不开,晚上还得值夜班。当即对她说道,你去吧,我这里也没啥。我也想开了,让你哥再带一个。

第一百四十八章 滨江路上的谈判

从中医院出来,滨江路上的桂花香,丝丝缕缕地勾起了她对这座城市的思念。当年上初中后,她被外公一意孤行地送到了一所重点学校上学。那时候,她的学习成绩并不乐观,家里人也都不看好她。但外公坚持说,女孩子嘛,到了高中自然就好了。

在外公的子女中,她的母亲是最没有出息的一个,也是最让外公最操心和宠爱的一个。

过去都说,农村人一贯嫌贫爱富。但外公却不是这样的人。当年她还在读小学,母亲与父亲离异之后,独自去了沿海闯荡,后来又考起了国外的研究生,在国外重新兴起了家业,几次回来要带走她,都被外公、外婆挡着不让。

那时候外婆还健在,外公和外婆都是从战乱中走过来的,一贯瞧不上崇洋媚外的假洋鬼子。对母亲的选择,外公、外婆虽然嘴上没有说,但心里却难过,原有的那份宠爱也变成了恨铁不成钢。“婷儿,又不是你带大的,你凭什么把她带着?”当时母亲让她自个选,母亲离家多年,她对母亲早已经失去了那份母女的眷恋。母亲走那天,天空阴沉沉地下着蒙蒙细雨。

母亲撑着一把红雨伞,穿着一身蓝色的风衣,身边跟着一个陌生的外国男人。外公连朝门都没有让母亲上,她怯生生地在门口望着陌生的母亲和那个陌生的男人。看着母亲扔掉了红雨伞,扑通一声跪在朝门外,流着泪地朝着外公和外婆磕头,她想冲去,却被外婆紧紧地拽着。

那还是她第一次看到一贯和善的外公和外婆,是那样的残忍和执拗。外婆用她厚实的臂膀,挡住了她好奇的视线。自个却偷偷地抹着眼泪。外公是一脸的铁青,气得胸口不停地颤抖。

等到母亲被那个老外无助地拽走。她想哭,却怎么也哭不出来。

离异后,原本不受待见的父亲,反倒成了外公家的常客。每次来,外公比对自个的儿子还亲。外婆也姑爷、姑爷地叫着。但在高中教书的父亲,却是一个病恹恹的病汉,有着严重的癫痫。

这是她的爷爷、婆婆当年被人批斗致死,留下的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