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知突然长长叹息一声:“如此文章,天下之大,士贞自可纵横来去,又何必多此一问。”
林知府点头:“的确如是。”就提起笔在吴节的卷子上一圈一点,当场就录取了。
以后两场合,吴节也不用再考了。
吴节听到这个好消息,面上无惊无喜,站起身来,长长一揖:“学生拜谢恩师。”
林知府心中欢喜,一把将吴节扶起,微笑道:“士贞此文当得头名,等到第一次放牌的时候就可以出去了,且静坐等待。”
“是,学生谨尊恩师之命。”吴节应了一声,坐回座位。双手放在膝盖上,闭目养神。
林知府收了吴节的答卷,又朝周围的考生们扫视一眼,扬了扬中卷子,轻声道:“都答卷吧,吴节的卷子等下本府会张贴在府学门口供大家评判。此科府试,你等虽然无缘头名案首,可能于吴士贞同期科考,却也是一件幸事。”
先前吴节答卷时的情形丝毫无落地被众人看在眼中,现在又见到他那份字迹工整得如同印刷体一样的文字,心中自然是无比佩服。
一听到知府这句话,考生们同时心中一凛,是啊,能够与吴节同届,虽然拿不到第一,却也是一桩极为荣耀之事。
这才如梦方醒,低头给砚台加上水,使劲地磨起墨来。
一时,四下都是墨锭和砚台磨擦的沙沙声。
“吴节不答完卷子,就没有人敢动笔。”回到大厅堂之后,林知府小声地笑了起来,将这份卷子摊在大案上:“大家都看看吧,小小一个府试,居然出了进士级的文章,本府与有荣焉。”
想到这里,林知府也激动起来。
几个知府衙门的文吏都围了上来。
这些文吏虽然没有做官,可许多都是林知府从两江请来的幕僚,都是有秀才功名的,其中还有一个是举人,如何不识得这篇文章的好坏。
一篇八百多字的稿子只扫了两眼就已看毕,然后是长长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