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衢山到底有多少兵?眼前的一庄两寨中加起来至少有一千,衢山主寨的兵力应该也不会少于此数,再加上良乡船行中潜伏的兵力,怕是有五六千之多。想到这个数字,郑庆、郑凌心中一阵发寒。郑家虽然号称三千儿郎,但真正属于自家的兵力其实也就一千。其他都是外系,属于盟友性质,有利则合,无利则分。与赵家的实力比起来,如天壤之别。

郑凌万念俱灰,日出前,他还满怀憧憬,幻想着金色的未来,但日出后,他却如落九幽深渊,所有的期盼却如水泡般破碎。一开始的判断就已出错,依此建立的计划自然无法避免失败。虽然被称为郑家智囊,但面对绝境,他也没了主张。退无可退,进又能向哪里进?

郑凌回望四周,见士卒们皆是一脸绝望,与他的表情毫无二致。“庆叔,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郑庆怒道:“退路都没了,除了向前,还能怎么办!”码头在石砲攻击范围内,两艘海船又被打得千疮百孔,早已是无路可退,现下也只有前进一途。没有器械,军寨、庄院一时难以攻克,但要是野战,他还是有些把握。只要能杀败衢山来援的军队,冲到衢山正港,还是有逃回去的机会。

郑庆在海上厮杀二十年,早养成了百折不挠的光棍脾气,既然只剩一条路,那还想什么?他一振掌中腰刀,号令全军:“身后即是死地,向前才有生路!孩儿们,随我杀过去!”

郑庆领头,带着已不到六百的郑家子弟冲出船坊,沿着大道直向西杀去。临出坊时,尚不忘放上一把火,以阻隔追兵。

“灭火!灭火!”马林溪看得坊中火起,目眦欲裂。爬起身,就要向前冲去。周围的人一看,慌忙扑过去,把他拉住。他可是站在丈许高的寨墙上,要是扑跌下去,虽不至死,但他五十岁的人了,少说也得去了半条命。

“灭火!灭火!”被众人死死压住,马林溪仍不住叫唤着。那是他的心血,那里是他的命根,平日损了一点他都心痛不已,现在看到被烧,如何不怒极攻心,状若疯狂。

陈绣娘看着不妙,忙使人把马大工拖下去安顿。“来人!”跳下寨墙,她唤来两个亲卫,“庄中有马,你们俩一人一匹。从庄后走,绕到那些贼人前面,通知来援的队伍。如果没遇到援军,就去主寨探查,把消息带回来。”

“诺!”两人一躬身,转头飞也似的走了。

陈绣娘看着船坊中的大火,却只担心赵瑜。衢山船坊在建立时就考虑到防火的因素,各个作坊离得甚远,就算走水,也不至于出现火烧连营的场面。虽然贼人放了几把火,最多不过烧去几个作坊,很快就会自己熄灭。没有必要冒险出庄去救,万一救火时遇上回马枪,她手下的这些新兵也多半抵挡不住。

只是赵瑜那儿,不知有没有敌军来攻。若是有,定然比这里要多上数倍。若是没有,他肯定会赶来救援。如果在路上猝不及防地遇上向西逃走的贼人,兵凶战危,谁也说不准会胜会败。

她向西望去,愁眉不展,心中默默向菩萨祈祷,只望良人能平安无恙。

赵瑜正坐在马车上。他不是不会骑马,只不过舍不得浪费。寨中的马匹不多,要是骑乘,一匹马才能载一个人,若是用来拉车,挤一挤,两匹马拉的四轮车却能装进一队十人。

陈五带人去港中征用车辆马匹,连骡子都征来,也不过凑起四十二辆大车,勉强把寨中四个都的守兵和头领亲卫都装起。

车轮遴遴,四十二辆大车浩浩荡荡,并成两列,沿着大道向东赶去。远远的四五里外,两乘游骑在前哨探,他们是队伍中仅有的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