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是石砲!”他惊呼,这是他在这世上发出的最后的声音。

看见北寨把石弹一个劲的往海中丢,南寨都头急得直跺脚。“不要对着那些落水狗!”他隔着水道,冲着北面的同僚吼道。同时还夸张的打着手势,直往港口中比划着。脚底下的海滩上虽是有几个敌军,但都在乱石滩上进退两难,不值得浪费石弹。

衢山缺铜、缺铁、缺石炭、缺木料,但就是不缺石头。这两年,岛屿周围的滩涂上,都用舫船载了从石矿开采出来的砾石,密密地铺了一圈,一是防浪,二为防敌。站在那片乱石滩上,就如踩进了泥坑,进退不得。把石弹抛向那群陷在乱石堆里的落水狗,完全是浪费。真正的目标因是那两艘冲破拦海铁索的海船——船匠庄离得太远,早已超出射程范围。

对南寨都头的动作,北寨之中很快做出反应。百十人一起动手,先清空配重篮里的石块,再喊着号子,逐个的把几台三四丈高、重逾千斤的投石车一一转过方向,三四个定放手举起测距角尺,开始瞄着港中码头测算距离。以前演习,都是以外海为目标,从没有把标的放在港口内,但现在敌船已杀进港中,不得不临时测距。

看着北寨中人已领会了他的意思,南寨都头满意的收回视线。在试射过两轮之后,他的部下已经把寨中五架投石车的配重调整好,距离、角度都已对准了栈桥边的两艘敌船。

“收梢!”都头一声令下,五组兵卒同时转起绞盘,把五架投石车上,由七条四丈长枣木杆捆扎成的砲梢缓缓扯下,而隔着砲架,在砲车前端,装了几千斤方石的配重篮则一点点的升起。

砲梢被拉到底端,不待吩咐,士兵把一个个人头大小的石球,放进用长绳系在梢尖上的皮套中。

见五组投石车都已准备妥当,都头大喝一声,“放!”绞盘松开,配重篮猛然下落,在杠杆的作用下,砲梢梢尖嗖的抬起,五颗石弹尖啸着抛掷入空中,第三次向敌船方向落去。

看着石弹飞起,都头狠狠道:“砸死那些贼鸟!”

第三十章 轻取(上)

石弹每隔百息就有一批从军寨中飞起,越过半里多的水面,重重地砸向港口中的两艘战船。除了开始时的两批石头,或近或远,偏离了目标之外。从第三轮射击开始,每轮炮击总有两三颗石弹重重的砸到船上,甲板碎裂,木屑横飞。虽然船身看起来还没有损坏,但桅杆、帆蓬,都中了多下,已是摇摇欲坠。留守在船上的十几名郑家士兵,被压在舱中,探不出头来,遑论驾船避开。

郑庆每看到一颗石弹落到船上,眼皮就是一跳,脸色铁青,吃了郑凌的心都有。他一把抓过郑凌,厉声质问:“凌哥儿!你不是说两寨中最多只有三百人吗?你看看那几门石砲,能把几十斤的石弹丢出近百丈,不是五稍砲就是七稍砲,每门砲至少要一两百的拽手,你给我算算寨中到底有几人?!”

“庆叔!”郑凌急忙辩解,指着丘顶上两座小小的军寨:“你看那两个寨子,是能装下一两千人的样子吗?”

郑庆皱眉无语,他和郑凌都是见过石砲的。不论是泉州城还是兴化军,都有武库和城墙下都有几架石砲。那些石砲皆是用人力扯动砲车前端的绳索,籍此把杠杆远端的砲弹发射出去。其中作为杠杆的砲梢,由单独一根木杆制成的,称为单梢砲,两根并扎就是双梢。再多就是五梢、七梢。梢数越多,代表砲杆越坚韧,能投得石弹就越重,但耗用的人力也就越多。单梢虎蹲砲只需七十人扯索,但七稍重砲据说就要两百五十人拉绳(注1)。

单梢的虎蹲炮发射的石弹只有十二斤,射程不过百来步,而像现在这样,把几十斤的石弹丢过近两百步,的确只有五稍以上的重砲才能做到。不过,不论是单架七十人还是两百五十人,只要乘以砲车数量,对于比鸟笼子大不了多少的两座军寨而言,都是难以展开的人数。

只是道理虽是这样,但事实却摆在眼前,两寨加起来十门石砲,发射速度、砲弹重量皆是惊人,若说没有几百人服侍,怎么也不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