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

朱聪心中揣摩着赵瑜成立第四舰队的用意。既然以南洋为号。辖地自然是整个南洋。看起来东海国的近期目标要转向南边了,不过估计也是为了给赵武一个立功的机会,不然一直在衢山和湄屿两地镇守的赵武,也很难保持东海军中第二人的地位——区区对马和济州,根本算不上功劳——莫说陆贾这个老兄弟已经快要跟他平起平坐,连朱聪这个外来户都快赶上他了。

赵瑜向来以赏罚分明自喻,如果赵武始终立不下战功,东海王也不能一直让他久居高位,朱聪便是一直努力着,想赶过赵武、陈五。但现在赵瑜把两位大将调去镇守南北,明摆着要让赵武、陈五多立功勋。现在赵武一出阵便大获丰收,日后不出意外也肯定时捷报频传,而陈五所辖辽南,只要能顺利地招徕流民,守稳防线,就有源源不断的功劳。

朱聪暗叹了一口气,‘看起来要追上他们两人,怕是有得磨了。’

无意观看赵武的战利品一个接着一个被赶下舷梯,朱聪转身向港外走去,随口问着紧跟在半步之后的旧日亲信:“我不在的这半年,岛上还有什么大事?”在觐见赵瑜之前,他便想着先把几个月来台湾岛发生地重大事情了解一下,省得到时措手不及。

“第一个当然是大郎你加官晋爵。”亲信半开玩笑地说着,“接下来就是南洋总督府建立。除此以外便没有什么大事。不过……还有一件事,说重要,是重要!只是并没有确定,仅仅是传言!”

“什么事?!”

“听说大王要把钱庄、车船、香精还有玻璃等工坊都卖了。一部分股权会卖给外来的海商,但大多数股份会卖给国人。据说,军中会按军衔高低,分配优先购买权。”亲信搓起手,眼睛里转着地尽是金银的颜色,“可都是赚钱的买卖,只要买上一百贯,转过年后,就能变成一百三五十贯!大郎,到时你多买点,也好为日后打算!”

朱聪脸色骤变,赵瑜的做法让他想起了太祖皇帝,几个字从他嘴里喃喃而出:“杯酒释兵权?!”

第三十八章 股票(下)

“大郎,你方才说什么?”亲信没有听清朱聪咕哝着什么,诧异的问着。

“没事!”朱聪摇了摇头,只皱着眉,默不作声的向前走着,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话的亲信,陪着小心跟在他身后半步。而更远的,分配给朱聪的两名亲卫则慢慢的吊在后面。

当年大宋能代周而兴,只因时任殿前都点检的太祖皇帝手上的那点兵权。太祖皇帝登基后,以己为鉴,故而用土地田宅、厚禄重赏,把一众在陈桥驿给他披上黄袍的老兄弟的兵权给收回了。

现在赵瑜突然要把自己名下得利最多的产业分出去,又允许将校们优先购买,朱聪怎么看都觉得这是为了日后收回将领兵权而做的准备。家有产业万贯,谁还愿意冒风险做反?

赵瑜现在虽然大宋皇帝亲封的东海王,但论起家世,也不过是个海寇罢了。东海军中,哪个将领不是海寇出身。若是学着他来做,赵瑜能做到的,其他人也是有机会做到,至少……朱聪自己是这么想的。

自从在湄屿失手,被迫投了东海军,朱聪没有一日不打着自立的念头,尤其是这几年在参谋部中开阔了眼界,眼光不再局限于大宋。虽然自知无法与赵瑜相比,但海外郡国无数,只要有一帮兄弟,三千人船,朱聪有绝对的把握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