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

“和尚尽管直言便是”

“还请居士能为本宗手录一份《西游释厄传》”,看似恬淡的言语,却是今日悟名和尚今日来此的最重要目的所在。

“《西游释厄传》?”见这和尚说的神秘,唐离还以为是什么艰难之事,及至听到这五个字,太过惊异之下,他竟是随后跟着又说了一遍。

“正是”,悟名此时的神色郑重无比,没有半分开玩笑的意思。

确定此事属实之后,唐离放松了身子靠向身后书几,好奇道:“这《西游释厄传》能有何用?”

闻言,悟名略一迟疑,随即想起师叔对眼前人性格的分析,当下再不犹豫,略俯了身子向前道:“要《西游释厄传》,是本宗准备于大慈恩寺开俗讲”。

“俗讲?”听到悟名这个答案,唐离一愣的同时,感觉自己的脑子都有些不够用了。

“国朝贞观年间,玄奘祖师西极流沙,历十余载,自佛国取经而回,并于长安大慈恩寺首创我法相宗门,其时祖师大德之名播于四海,更以无上佛法得太宗皇帝御口亲封为总领天下沙门的大僧正,当其时也,本宗之兴盛实无以言表”,一说道这些,悟名和尚就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激动,不过这份激动却并未能保持的太久,“然而,待祖师重归西天佛祖驾前之后,本宗昔日的辉煌却是日渐没落,不仅大僧正一职易手,如今信众数量更是日渐萎缩,北地有净土宗步步紧逼,南方也有禅宗大肆扩张,可叹我法相这原本的第一宗门,不过短短数十年间,竟已沦落至此。”

唐离后世时于《佛教史》也稍有涉猎,是以倒也知道悟名说话的由来,隋唐间固然是佛教最为兴盛的时期,但同样也是其内部八宗斗争最为激烈之时,相对于法相宗,净土宗及禅宗都是后起之秀,但在短短时间内却是南北夹攻,发展的异常迅速。

一声长叹,悟名续又言道:“有感于本宗之衰落,家师并师叔二人十五年前约定,一居北,一居南,即为就地监控二宗,同时也为研究二宗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所在,因此才有了师叔性空远走金州之事。”

听悟名这番话,唐离想起自己昔日曾猜测性空之所以从繁华的长安,远至僻远的山南是因为他师门不合,现在看来这想法实在是错的离谱。

“经十五年研究所得,家师与师叔得出的结论是如此的简单,却又如此的一致”,说到这里,悟名脸上露出一个苦涩的笑意后,注目唐离道:“这原因居然仅仅是本宗经义太深,宣讲不易!”

面色疾转为鄙夷不屑,这美和尚语速加快道:“净土宗在北地宣讲时,宣称只要念一声佛,死后便能入往西方极乐净土,所以吸引那些山野信众无数,随后又借信众之香火捐赠广建庙宇,扩张自然就速;至于南禅宗,宣称什么见性成佛,更是连念佛都不要,经书也不要,说起来比净土宗还要简单,对那些普通信众的吸引力更大。反观本宗,因创宗的玄奘法师佛法精深,每一语出必宗经籍,是以奥深玄妙,纵然是本宗僧人要想明其奥义,往往也需花费十余年苦功,遑论对外宣讲了。”

悟名说道这里,自后世穿越而来的唐离确是深有体会,越是简单的越容易流行,也越容易传播,尤其是在唐朝这样一个民众识字率极低的社会,象法相宗这样的“经院派”宗门干不过净土、禅宗,也是必然之事。

“这就是本宗需要《西游释厄传》的原因所在”,猛的转身紧紧盯住唐离,悟明这美和尚语声愈发急促道:“任他们净土、禅宗的经义再简单,也不及故事来的吸引人,当时金州伽愣寺前居士所为就是显证,如今太师祖重归本宗大慈恩寺,借着这天下瞩目的当口儿,由本寺开始俗讲《西游释厄传》,必能吸引大批信众来此,而后以长安为中心,南北传播,不出数年,本宗声名必将重播于天下,再者,《西游释厄传》讲述的是本宗创宗祖师故事,待这一故事传遍天下之时,人人必知唯我法相一宗才是佛门第一正宗,占据了这个高度,任其它宗门使出如何手段,也撼动不了本宗地位。如此,我法相宗重盛之期指日可待”。

此时的悟名,那里还有半分恬淡的模样?尤其是他眼眸中的那份狂热简直能灼伤唐离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