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跟着裴曦出京的这些亲随军们,好不容易有这挣功勋的机会,奔赴前线打几场的心思比裴曦还要迫切。
打仗意味着有战功、有战获,最不济也能掳点奴隶卖成钱。
此次亲随军们出征的物资非常充足,朝廷拨了批物资给他们,曦公还自掏腰包让他们肥了一波。
他们行军路上,啃的是肉干,吃的是奶酪饼,夜里睡的是帐篷,帐篷周围洒有驱虫药。夜里扔一块由雄黄混着草药做成的驱虫药到篝火里,连蚊子都很少。每队有哨兵,哨兵戴着铜口哨,一旦发现有人或者是野兽袭营,哨声一响,全营都能被吵起来,不用担心睡梦中遭袭,睡得很踏实。
赶路而已,比起他们每天在孙大才的棍棒下训练可要轻松得多。
负责赶车的苦奴都是朝廷征调的。
苦奴们以前干着重活苦活,吃不饱穿不暖,但自从跟着亲随军押送物资,就没有吃不饱穿不暖一说。
裴曦给苦奴们发了御寒的冬衣和鞋子,让他们吃饱穿暖有力气干活,再翻查苦奴名册,从中挑出以前当过披甲人和战奴、懂武艺有战斗力的。
他让有武力的苦奴带没有武艺的,每天早晨出发前练上小半个时辰。这样遇到劫粮的,好歹能反抗一下,那都是青壮战斗力。
有一个叫禾武的苦奴,铜戟案中,亲随军在预公府发现的那个小铜戟头,就是在他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