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4章

摄政王他人美心善。

次日,林正山及几位属官在王行的协助下,带着几十个人开始了跑田庄,宴云河给了他几张表格,上面将田地进行了划分,他们要根据表格统计田地,周边水源,以及地里现有作物,往年产量等等。

千顷地,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干完的,这时他才发现身边人识字的好处,怪不得王爷要让仆从识字,现在的他也希望这些仆从是识字的。

良医刘春已经见过了李会明,他知道李会明名声,对他很是尊敬,今日义诊的时候,俨然是要以李会明为主,李会明习以为常,杏林之中,他确实比较受人尊重。

大夫义诊的消息很快在佃户之中传开了,上午人还不多,下午的时候人就排起了长队,连地里的活都放下了。

得知是王爷善举,当即就有佃农跪下朝着王庄方向磕头,带动了一大片人,所有人都发自内心地感谢宴云河。

正在记录今日麦子长势的宴云河只觉一股热流从胸口涌出,从未有过的轻松让他长舒一口气,像是卸下了什么枷锁,整个人年轻好几岁。

宴云河一怔,打开系统一看,发现名望值竟然涨到了一千,略微一想,他就明白了原因。

名望值积累到了,过了一个槛,所以身体状态提升不少。

在他看来,义诊只不过是一次短暂的助益,即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不能提高医疗水准,这只不过是因为上位者偶发性的一次善心,哪里值得人们这么感恩戴德?

但淳朴的人们就会因为这么一点小小的恩惠,给予宴云河来自内心的崇敬,想到这一点,宴云河心中竟然泛起了一丝酸楚。

而此时刚到这里的计蕴也正惊异,得知这里正在义诊,大夫还是王府良医之后,他肉眼可见的激动起来。

再顾不得别的,他扑到义诊桌案前,问道:“所有人都可以来看诊吗?我是洛城人,我娘病了,可以吗?”

“这个……”

王爷只说是为王庄的佃户义诊,城内百姓自然不是王府佃户,他不由看向李会明。

李会明注意到这边的动静,看这少年模样,应该是有难处,王爷心善,知道了定然会伸出帮手,再说,病人都求到眼前了,哪有大夫不医的道理,于是道:“可以,你带着你娘来吧。”

于是,走了快一天才摸到这里的计蕴,又连忙转身返回,接自己娘亲去了。

这件小事自然无人告诉宴云河,但宴云河若是知道了,也并不会很在意计蕴。

虽然他是未来二五仔,但他又不打算当皇帝,后续剧情完全可以蝴蝶掉啊。

说来也巧,晚上宴云河就收到了之前吩咐人调查计家一事的报告,看着纸上的字字句句,宴云河眉头越皱越深,计氏族人行为真是可耻,还要打着他的幌子行强盗之事,又见计讯之妻病重。

于是决定派人去为她诊治一二,而且要大张旗鼓的去,正面表明自己的态度。

一切于自己名声有碍的事,都要掐灭在苗头里。

话说当前,王行正禀告工程队组建进度,洛城是都城,人口众多,常年都有帮工,只不过一天时间,王行就找齐了人手。

因为包吃包住,薪酬也多,王行优中选优,找的都是壮年劳力,宴云河自然满意,将肥料厂的建造工程交给王虎组织,之后肥料厂还是要王虎管起来的,此前先看看他有没有管理才能,这次正好是个试炼。

次日一早,建筑工人就到了烧瓷坊,按宴云河的要求,王虎要给这些人提供每日三餐,中午那顿还必须要有肉菜。

王行听了,脸都要绿了,心说王爷可真是财大气粗,今年一年都在花钱,秦典簿已经不见笑模样了。

肥料厂建在烧瓷坊南边,源源不断的材料被运来,众人很快就开工了,未免这些人干吃不做事,王虎亲自带着人监工,恨不得把这些人一个当两个使。

在他们王府,现在就连王爷也只是一顿两个菜,王爷节俭成这样,可不能都便宜了这些人。

如今庄稼长势的区别已经越来越明显,施了肥料的和未施肥的,肉眼可见的不同。

而且今年的虫害也少了很多,佃农们各个喜不自禁,所有人都想要肥料,但如今已经过了最佳施肥时间,效果有差。

其次,农药还要继续用,所幸夏季不少植物都长成了,稍微加工就可以作为除虫剂使用,宴云河从学妹给的配方中,选出便宜的使用,比如柳叶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