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因为常在田间行走,宴云河在王庄的时候多穿着短打,没有了华衣美服的装扮,反而让人亲近了几分。

现在佃农们再见了宴云河,已经会主动来跟他打招呼,众人都知道他们这位王爷最是心慈博学,就连种地都懂,听说打仗也特别厉害,为人也亲切,都从心底里敬佩着他们王爷。

他们说起宴云河,张口就是「我们王爷」,在宴云河去看系统出品的百株麦子时,一路上都有不断打招呼的人,他们学着见过的礼仪,远远就行礼喊道:“拜见王爷!”

宴云河就对他们挥挥手,他现在精力足了些,能够长时间在外行走,就更爱在田间观察作物生长情况了。

他有一个小本子,专门记录农作物生长时期的情况,即便他有时不在王庄,也会让人代为记录,现在这个人经常是赵青,而赵青也「被迫」学会了阿拉伯数字。

但每日陪他看麦子的侍从却愁眉苦脸起来。

宴云河身边的侍从多是内侍,刚穿来的时候,宴云河不想显得自己有些行为太异常,加上更文系统的影响。

所以一直在减少与人的接触,这些伺候的人是与原主接触最多的人,宴云河自然选择远离他们。

如今就造成这些人面对性情大变、陌生又冷漠的王爷时,总是无所适从,战战兢兢唯恐行差踏错一步,没看以往颇受宠信的内侍孙简都不敢吭声了吗?

其实宴云河不是没注意到这些人,但他那时有更重要的事要办,在有限的精力下,只能有所侧重,如今自然不能对这些人不闻不问。

他都想好了,等苏墨那边理清了,就先让这些人学习,以后用人的地方多着,实在不行,就去给他种地。

现在见身边的侍从露出忧愁的神色,于是问道:“观雨,你这是为何事发愁?”

实在是观雨担忧的表情太明显了,宴云河不好当作没看见。

观雨忙低下头,这是他们这些侍从的习惯性动作,他支支吾吾地说:“奴婢是看这些麦子好像比别的矮些。”

他说完忙又补充道:“其实也没矮多少,王爷不要担心,这些麦子长得很好的。”

宴云河自然不担心,这本来就是经过矮化之后的品种,要知道,植物并不是长得越高越好的。

在他原本的时空,有些农作物也是矮化改造过的。选育优良品种,培育高产作物种子,配合化肥农药,这才养活全球的几十亿人口。

见观雨紧张,宴云河笑道:“你很细心,这些麦子是要较其他的麦子矮些,不过没关系,它的产量不低,有时候,长得高也不见得都是好事,养分全去长高了,还怎么结出饱满的种粒?”

这些时日看多了王爷好脾气的样子,观雨也不像先前那样畏畏缩缩,见王爷还是随和的模样,不由也高兴地笑了起来。

身边人开心,宴云河自然也愉快,他对观雨说道:“好了,今天的记录做完了,咱们去看看良医的义诊吧。”

正好看看大郑朝人的常见病症,这次义诊也有记录这些常见病的任务,之后研究出方剂,传播出去。

说不定村子里会出现「赤脚医生」这样的乡村医者,不至于让百姓无处看病。还要派一位医者去为计讯之妻看病,此时正好去说说此事。

而观雨听王爷说「咱们」更加高兴了,现在的王爷比以前的好,观雨在心中想道。

计蕴租了辆车,一早就带着娥娘出了门,得知是王庄正在义诊,娥娘不无担心。

但想到如今他们孤儿寡母,王爷为了名声也不会为难他们,最多不过将他们赶走罢了。

因着计蕴坚持,娥娘也只能跟着昏昏沉沉地坐上马车。

洛城外只有一座王庄,那就是忠王的王庄,也是洛城最大的田庄。

因为这次是坐着马车,比上次快了不少,只用不到半天时间就到了目的地,计蕴上次一大早出发,回去都是半夜,在城外呆了一晚才进的城门。

宴云河到的时候,正赶上轮到娥娘看诊。

以往义诊,大夫只会根据病情开方,至于药物,那就要自己掏钱买了,这次却不一样,宴云河直接连药都准备好了,这也是这些佃户这么感恩戴德的原因之一。

良医刘春带着自己手下的几名大夫和李会明一起看了两天诊,大多数病症都是劳累加吃不好造成的,他们总要嘱咐病人吃点好的,棘手的病例也有。

但有李会明坐镇,他要说治不了,那只能听天由命,他若治得好,那自然不成问题,他们这些大夫还能跟着学些经验。

当娥娘排到他跟前的时候,他把脉之后,眉头越皱越深,最后朝着李会明道:“李大夫,您过来看一下这个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