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七章 火炮(二合一)

代晋 大苹果 2978 字 24天前

建造十座土台作为火炮发射的阵地听起来简单,但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更何况是在山坡上建造,地形逼仄狭窄,更是难上加难。

从三更开始,负责建造的王绪调集了数千人手开始凿土裂石搬运土石,沿着山坡中上段的位置横向定了十个五丈方圆的地点,开始了建造。

即便此处距离坡顶位置已经很近,但要让炮台高于坡顶,甚至哪怕只是和山顶平畴齐平,便于火炮射击的话。那也需要建造一座颇为高大的土台才成。

粗略的估算一下,土台需要建造的高度超过十丈,方可达到目的。

这还是基于北坡平缓的缘故。若是黄鹄山其他几面的陡坡,则根本没有建造成功的可能。

虽然土石随处可见,但是就地取材是不可能的,那会破坏北侧进攻通道。所需土石需要在山脚下和别处挖掘搬运而来,然后一层层的用土石垒砌上去,并且要夯实。

好在朝廷大军不缺人手,除了主力进攻的兵马需要休整之外,调动了后军苦力和后勤兵马近四千人展开建造。山坡上灯笼火把亮如白昼,数千人上上下下来来往往,搬石推土,宛如蝼蚁一般忙的不可开交。

这一举动自然逃不过城中守军的眼睛,刘牢之和刘裕接到禀报之后登上北城楼顶端观望,堪堪能看到山坡上灯火摇晃人影繁忙的情形。两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敌军这是在做什么?似乎在山坡上建造工事,如此大阵仗,令人费解。”刘裕皱眉道。

刘牢之哈哈笑道:“贤弟,这就叫做将帅无能累死三军。白日里,他们遭受重挫。司马道子怕是气的发疯,开始折腾兵马了。在山坡上建造工事有何用?难不成我们还会弃城出去进攻他们不成?或者这是他们故意制造的假象,吸引我们前去偷袭。呵呵呵,我们不必去管他们。以不变应万变,明日他们定还要攻城,咱们以逸待劳便是。明日再打退他们,便拖延两天两夜了。南郡公大军也该到了吧。”

刘裕刚才差点提出要率兵马前去偷袭的建议,听刘牢之这么一说,连忙打消了这个念头。心中暗呼好险,差点露了怯。

不过刘裕心里还是有些不安。有些事不知道其意图反而更加的可怕。对方莫名其妙的举动总该有目的吧,无缘无故的在山坡上大肆修建不明之物,总让人心中担忧。

“兄长,他们似乎不是在修建工事,倒像是在修建哨塔。你瞧,左边那处,两座土台已有丈许高。不知何用?”

刘牢之呵呵笑道:“贤弟,莫要担心。管他造什么。他们就是造了一座通天塔又如何?难道还能从天上飞到城中么?贤弟,你就是太紧张了。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身经百战之后,便见怪不怪了。当年我初入北府军中时,也是这般大惊小怪。但现在,我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以我为主,不为敌所动,方可岿然不动。贤弟回去好好的睡一觉,为兄在这里盯着便是。”

刘裕笑着点点头,拱手道:“兄长教训的是。那便有劳兄长了。兄长当年在北府军中叱咤风云之时,我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懵懂少年呢。想一想当年兄长和谢大将军建立的功勋,当真让人五体投地,钦佩之极。如今能和兄长并肩作战,真乃荣幸之至之事。只可惜谢大将军病故多年,不然能一睹他的风采,那可真是圆了我少年时的美梦了。可惜了。”

刘牢之脸色一变,心中有些不悦。他最不喜人在他面前谈及谢玄。刘裕似乎是无意,但却戳到了他的痛处。

“贤弟还不回去歇息么?你若不肯去,我便回去歇息了。何必你我都在此熬着,明日作战总该有一个人是清醒的吧。”刘牢之微笑道。

刘裕呵呵一笑,拱手告辞,下城而去。

山坡上的土台的建造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司马道子原本以为一夜时间便可完工,但到了早上来到坡下,发现十座高台只完成了一半的高度。兵士们依旧在忙碌的搬运土石建造。

司马道子本来想发火,但看到王绪灰头土脸满脸疲惫眼中全是血丝的样子,终于还是不忍心。王绪年纪不小了,大小事务都需要仰仗于他,其他人自己根本不放心。这也让王绪劳累疲惫之极。若是身边无王绪在,那可真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他如此尽心尽力,自己怎忍心责备于他。

王绪还是做了解释。

“相王,建造进展缓慢,非我不尽力,也不是兵士们偷懒,而是因为这土台乃是炮台,必须要极为稳固。我询问了相关之人,他们说火炮轰击之时地动山摇,地基一定要稳固,否则容易发生危险。这样高的土台,更是需要稳固才成。倘若因为震动而发生坍塌,岂非糟糕。故而我不得不命人用土石一层层的夯实垒砌,确保稳固。不过相王放心,午前必能完工。”

司马道子笑道:“仲业,无需解释,你办事我还放心么?你从来都是尽心尽力,本王心中自知。这一夜你也辛苦了,回营歇息一会,睡一觉吧。本王亲自督造便是。”

王绪忙道:“怎可如此,我还撑得住。”

司马道子解下披风给王绪披上,低声道:“仲业若是疲惫生病,叫我依仗何人?去吧,莫叫我担心。”

王绪怔怔看着司马道子,感动的差点落泪。

司马道子招呼身边人道:“来人,送王大人回营歇息。”

王绪离开之后,司马道子下令增加人手,加快建造速度。有司马道子亲自监督,速度确实快了不少。但即便如此,直到午时时分,十余座高达十余丈,方圆五丈的高台才完工。

十座高台矗立山坡上,甚为雄伟。正面四方,后侧是斜斜的阶梯,供人上下。司马道子气喘吁吁的登上了其中一座高台顶端,举目向夏口城看去,整个夏口城北城墙尽在眼中。这高台的高度,比之山顶平畴还高上丈许,甚至都能看到城中远处的情形。看到夏口城中兵马走动,搬运物资调度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