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粮食问题始终如悬于顶的利剑,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粮仓建设与粮食储备,其核心目的,便是为了应对灾荒。
现在李祺提出了在大明各地大修水泥马路,这一点上面是讲到老朱的心里面去了。
每一轮朝代更迭,几乎都肇始于自然灾害,食不果腹的百姓无法生存,揭竿而起,由此引发了一场又一场农民起义的浪潮,终致政权易手。
随着水泥马路的铺设,赈灾工作变得更为便捷,灾区的民众也能够较为容易地逃生至他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荒带来的影响。
这对于巩固大明的基业,确保朱家王朝的稳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确实,国库充盈之下,我国大明各地便可大兴土木,广泛铺设水泥路面。 ”
众位大臣听后,亦是纷纷颔首赞同。
水泥道路的优势不胜枚举,诸多地区民众甚至自发团结起来,有钱的捐资,有力的献工,共同推进水泥道路的建设。
然而,这种横跨各省的水泥道路,终究还需依靠朝廷之力来完成。其修建所需的经济投入与成本耗费极为庞大,唯有朝廷才有此财力承担。
“现在朝廷有钱,首要任务便是完善这些基建工程,一旦做成了,这可是造福子孙后人、千秋万代的大功绩!”
李祺笑着开口道,再次引发了众人的热情。
基建工程,本就是国之重器。
这代人苦一点,后世子孙都能跟着享福。
老朱听后豁然起身,立刻拍板下令。
“说得好!”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户部与工部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
()